<strike id="gya4q"></strike>
<strike id="gya4q"></strike>
  • <fieldset id="gya4q"><input id="gya4q"></input></fieldset>
    <abbr id="gya4q"><sup id="gya4q"></sup></abbr>
  • <abbr id="gya4q"></abbr>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要聞 > 正文
    江蘇最美科技工作者︱史鎖芳:鞠躬盡瘁,芳華永燃
    2021-11-03 11:16:00  來源:新江蘇·中國江蘇網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洪夢琪 孫駿)十月的南京,梧桐嗚咽。2021年10月13日凌晨1時6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江蘇省中醫院主任醫師、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史鎖芳突發疾病,倒在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崗位上,享年59歲。近日,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決定,追授史鎖芳江蘇 " 最美科技工作者 " 稱號。

    “決定為醫者,必須警鐘長鳴、馬不停蹄、持之以恒、勇于探索、不斷升華。”這是史鎖芳的座右銘。身為醫者,他勤耕不輟,守正創新,以醫道、信心助患者“吐故納新”;作為共產黨員,他沖鋒在前,三次“掛帥”奔赴戰疫一線,用行動讓患者相信中醫;為人師者,他誨人不倦,以“中醫之艙”的抗疫實戰勉勵年輕一代中醫學子,讓中醫薪火代代相傳,鑄造大醫風范。

    矢志中醫,以醫道、信心助患者“吐故納新”

    史鎖芳學醫的想法萌生于兒時,每當他看到長期患病的母親因身體不適纏綿病榻,又看到家鄉赤腳醫生的神奇醫技時,學醫的決心就多一分。1986年從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畢業后,史鎖芳被分配至江蘇省中醫院工作,并師承中醫名家李石清教授。在諸多醫術精湛的中醫大家指導下,他不斷精進。

    澤以長流乃稱遠,山因直上而成高。他致力于哮喘的防治工作,1997年研制出院內制劑“平哮合劑”,至今已治療數萬人次,對哮喘顯效率高達83.33%;他常會診西醫無效的咳嗽案例,運用中醫特色療效,研創“宣肺止咳合劑”;對于痰熱脾虛腸痹型慢阻肺,他研制出院內制劑“清源化痰顆粒”,獲得發明專利;針對肺間質纖維化引起的咳嗽喘促,他運用中醫補益氣陰、補腎納氣法為病人排憂,最大限度延長患者生命。

    “病人們常說,雖然人還沒到醫院,但只要能掛上史鎖芳醫生的號,心里就會踏實很多。”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生李磊說,這不僅因為史鎖芳精湛的醫術,還源于他面對病人時的貼心與耐心。

    史鎖芳問診室門口常貼著一張條子,上面寫著:本人有眼疾,看病不快,今日無法加號,請各位病友諒解。“長期疲勞作戰,致使史鎖芳教授兩只眼睛視網膜都快脫落,三年前已經接近失明狀態,他都是自己熬著來為患者看病的。”與史鎖芳共事的劉佳回憶,門診室里常常看到史鎖芳疲憊的樣子,雖說不加號,但病人來加號問診,來多少他加多少,對病人有求必應。

    三赴“疫”線,用生命守好最后一班崗

    “中醫不是慢郎中!”2020年2月10日,史鎖芳帶領江蘇43名醫護人員組成第三批國家中醫醫療隊緊急馳援武漢,面對方艙醫院中部分患者對中醫療法的擔憂,他和團隊選用“1+4+N”中醫治療方案、太極六氣針法、三因司天方等一系列中醫藥特色療法,有效改善患者咳嗽、氣喘、胃脹等癥狀,用實實在在的療效讓患者卸下心防,取得新冠患者“零死亡”“零轉重”“零回頭”、醫護人員“零感染”的戰績。

    2021年1月,除夕之夜,史鎖芳再次臨危受命,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選派專家赴吉林長春指導臨床一線新冠肺炎中醫診療工作。延續武漢方艙醫院的診療經驗,史鎖芳在醫院統方、四類協定方治療方案外,結合五運六氣理論,運用“針、藥、功法”等治疫利器應對,使許多危重癥患者成功轉為普通型,再創生命奇跡。

    沖在前,退在后,史鎖芳用一言一行書寫對黨和人民的忠誠。2021年7月,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發生疫情,史鎖芳三次“掛帥”,趕赴疫情防控一線。8月4日,他擔任江蘇省衛健委新冠肺炎康復中醫專家組組長,支援南京市溧水區中醫院(南京市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定點醫院),開展中醫藥巡診指導。他親力親為,每天帶領醫生深入病房、把脈問診。

    天氣炎熱,加之長期穿戴防護服,史鎖芳每天出病區時衣服從里濕到外。過度勞累使他抵抗力下降,連續幾天腹瀉,人幾乎虛脫。大家勸他休息,他手一揮:“輕傷不下火線”,給自己開了幾副中藥口服后,第二天就又戰斗在工作崗位上。

    “讓年輕人先撤離,我再堅持一陣。”9月中旬起,患者陸續出院,不少醫護人員也相繼“出艙”,他卻選擇留到最后,守好最后一班崗。10月13日,原本還有一天史鎖芳就可以回家與親人團聚,可就在這一天他卻在抗疫工作崗位上倒下,永遠離開了他所摯愛的中醫藥事業。

    為人師者,以“中醫之艙”的抗疫實戰傳遞薪火

    “在武漢江夏中醫方艙醫院,史鎖芳教授不僅在技術上指導隊員,還在生活上關心我們。”與史鎖芳共事的馮瑤深有感觸,為增強隊員體質,降低感染風險,史鎖芳向隊員們教授自己健身鍛煉的“太極六氣功法”和“呼吸吐納功法”,并鼓勵隊員們帶領患者一同康復練習。每每發現隊員出現疲勞、感冒、胃痛等癥狀,他都第一時間為隊員開方或施行“太極六氣針法”,及時解決隊員病痛。

    在戰疫一線治病救人的同時,史鎖芳不忘教書育人、立德樹人。2020年3月9日晚,史鎖芳應邀授課南京中醫藥大學思政“云課堂”,帶領第一臨床醫學院中醫學專業近200名學生“走進”他和隊友們奮戰的江夏中醫方艙醫院。課堂上,他開出了學好中醫、傳承中醫的“四味一方”:“作為南京中醫藥大學的醫學生,一定要有信心、興趣、實踐、擔當。中醫在治療疫病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這是一代代中醫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休艙后,史鎖芳回到駐地伏案提筆,以導師和學長的身份為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們寫下一封言辭懇切的信,“中醫藥在抗疫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這次在江夏方艙醫院,中醫藥已經成為主力軍、主戰場!我們沒有理由不自信,更沒有任何借口不自強。中醫男兒巾幗,當立鴻鵠之志,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擔當作為,不辱使命!”

    南京中醫藥大學2021級博士生王博寒收到了這封信,她視史鎖芳為醫學生涯的一面旗幟,立志傳承仁心仁術。得知史鎖芳因公犧牲的消息后,她滿含熱淚,“相信年輕中醫人!我們一定接好史鎖芳教授手中的接力棒,將中醫藥傳承光大,澤被蒼生。”

    責編:秦春鳳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