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墻黛瓦的農家院落旁,昔日的露天旱廁悄然變身生態衛生廁所;村民庭院內,無害化衛生廁所取代了蚊蠅滋生的老舊廁所。2022年以來,揚州將農村改廁作為鄉村振興“關鍵小事”,以“繡花功夫”推進“廁所革命”,至今年9月上旬已累計改造戶廁97648余座,衛生廁所普及率突破99%,實現從“改廁改環境”到“改廁改生活”的蝶變升級。
統籌規劃:全域推進『改』出加速度
“現在我們農村廁所蚊子、蒼蠅少了,和城里的廁所基本上一個樣,方便又干凈。”走進儀征市青山鎮肖山村上劉組村民“老李頭”家,院子里整齊地擺放著綠化景觀,廂房貼有墻磚、地磚,安裝了吊頂,水沖式衛生間干凈無異味。
“我們也養成習慣了,上完廁所用水一沖,也沒有臭味了”“現在我們上廁所和城里人一樣,家里來客人,看到干凈整潔的廁所,自己也有面子”……不止“老李頭”一家,整個上劉組家家戶戶都修建了嶄新的廁所。村民們一句句樸實的話語,折射出我市農村“廁所革命”的民生熱度和群眾滿意度。
“小廁所、大民生”,農村“廁所革命”事關農民群眾生活品質提升,是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2022年以來,揚州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村“廁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安排部署,落實“有序推進、整體提升、建管并重、長效運行”工作思路,制定《農村廁所革命三年行動方案》,建立市、縣(市、區)、鄉(鎮)、村四級聯動工作機制,整合資金資源推動改廁工作。
改廁是民生大實事,如何辦實辦好?市農業農村局為此專門制定了農村戶廁改造實施方案,指導各地成立改廁技術、質量監督專項小組,一方面對原先建成的戶廁是否存在質量問題進行摸底排查,總結梳理前兩年農村廁所革命的經驗與不足,統籌規劃,全域推進“改”出加速度;另一方面,把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列入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按照“應改盡改、愿改盡改”原則,因地制宜推出磚砌普通型、涵管型、集成型“三格式”化糞池,并結合農村污水管網改造的“截污納管式”等多種適配改廁方案供鄉鎮選擇。
民生回響:小廁所『撬』動大振興
這場農村“廁所革命”,揚州歷時三年有余,改造戶廁超過9萬座,實際效果怎么樣?記者近日走進儀征真州鎮佐安村6組莊臺。干凈整潔的道路、秀麗小巧的菜園、優美宜居的庭院……昔日道路兩旁的旱廁早已沒了蹤影,三格無害化糞池成為了“標配”。在村民朱玉良家的衛生間里,新改造的水沖式馬桶、熱水器、洗漱臺等設施一應俱全。
“廁所改造后,不僅用起來方便,環境也上了一個檔次。”一提起改廁,朱玉良一臉高興。以前每逢炎夏雨季,旱廁污水橫流,臭味彌漫。如今,她家新建的廁所空間敞亮,衛生間里還安上了沐浴設備。
“以前屋后化糞池直排入河,現在有政府統一修建的屋前生活污水收集池、屋后三格式化糞池,收集的污水可直接用于農戶澆菜,經處理后的糞污轉化為有機基肥,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在具體改廁中,佐安村改造的三格式無害化化糞池能實現資源再利用,佐安村黨總支副書記戴青春說,“我們改造的廁所分為三格,第一格儲存糞便與殘渣,第二格過濾,第三格是高效肥水,可以直接用于農田、果園的灌溉。”
改廁要進戶,各家各戶情況不同,怎么改才能做到既保證質量、應改盡改,又能讓農戶滿意?儀征青山鎮肖山村黨總支副書記蔡愛軍說,改廁本來是件大好事,有些農戶不理解不接受,這就需要一次次溝通交流、解答疑問,“算”好環境和健康的“賬”。
基層工作難不難,做通思想是道“關”。肖山村上劉組是個老莊臺,現有25家住戶,改廁采用“截污納管式”,也就是將莊臺一家一戶的廁所接入污水管網集中處理。“投入雖大,卻不要住戶花一分錢。有些村民一開始不理解,不肯改建新廁,村組干部便多次登門與之交心,取得支持完成了連管改造,一開始不贊成的村民最后也都直叫好。”蔡愛軍說。
長效管護:機制創新『守』牢幸福感
“農村改廁既能極大改善鄉村生態環境面貌,更能改出群眾的新生活。要讓這件得民心的好事美進人心里,美出持久生命力,齊抓共管是關鍵。”邗江區公道鎮農業農村生態環境辦公室負責人潘正柏表示,要讓群眾理解接受改廁是黨委政府真心為了大家好,就要突出農戶主體地位,尊重群眾意愿,把好改廁源頭關,引導農戶主動參與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和日常管護,預防后續問題的出現。
在改廁工作啟動之初,公道鎮發動全民參與共建共治,將群眾評價納入長效管護,在政務公開欄張貼改廁管護站點的職能及聯系方式,并利用農村廣播、發放宣傳單、入戶動員等多種方式,廣泛傳播文明如廁、廁所日常管護以及衛生防病知識。這些舉措極大提升了群眾的知曉率。村民們逐漸認識到,廁所衛生不僅關乎個人健康,也是鄉村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他們開始主動參與到廁所的日常管護中來,共同維護鄉村的衛生環境。
“改廁工作的成效不僅體現在硬件設施改善上,更在于村民生活觀念和習慣的根本性轉變。”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揚州將農村改廁作為鄉村振興“關鍵小事”,專門制定工作方案,召開專題會議,在明確目標任務基礎上,還舉辦了全市戶廁改造培訓班,引導全市各地要以“繡花功夫”推進戶廁改造;鼓勵創新長效管護服務機制,確保建成高質量、管護有商量、群眾長遠得利益。
“現在,我們正從監管智能化、服務常態化、糞污資源化三方面健全完善長效管護機制,探索將改廁工作與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旅游等相結合的新路徑。”儀征青山鎮農環辦副主任繆毅祥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廁所革命”,不斷加強廁所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加強宣傳教育,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共建生態宜居和美鄉村。記者 周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