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淅瀝,潤澤道德沃土;夜色微涼,難掩向善熱情。2025年9月12日晚,由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的“道德的力量”新時代江蘇先進典型事跡巡演活動來到宿遷市宿城區(qū),用榜樣的故事溫暖了這座英雄之城。
演出開始前,宿遷市及宿城區(qū)的先進典型代表在觀眾的掌聲中步入現(xiàn)場,并接受了少先隊員獻上的鮮花。
巡演在創(chuàng)意新曲《德潤江蘇》中拉開帷幕。跨越千山萬水,讓2400多名患兒重新?lián)碛薪】敌呐K的全國道德模范李慶國;引領一代代農(nóng)業(yè)科技工作者在“知農(nóng)、興農(nóng)、強農(nóng)”道路上逐夢而行的全國道德模范蓋鈞鎰;盡心贍養(yǎng)八個“爹娘”的全國道德模范殷志蘭……先進典型的動人故事以多樣化的藝術形式呈現(xiàn)在舞臺之上,現(xiàn)場觀眾沉浸其中,在感動與思考中汲取道德的力量。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82年前,在江蘇淮陰劉老莊,82名新四軍戰(zhàn)士用生命掩護大部隊和群眾轉移,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歌。本場巡演中的情景詩畫《堅守》講述了劉老莊連指導員李云鵬烈士的妹妹,77歲的李愛云立誓守護烈士英魂的故事。舞臺上,兄妹倆跨越時空的對話,讓現(xiàn)場觀眾為之動容。
“歸隊的路能有多遠?你愿意為這條路,走上多長時間?有一位老人,在這條路上,一走就是七十年。”故事講述《信仰的力量》圍繞宿遷九旬抗戰(zhàn)老兵、江蘇省道德模范張道干,從戰(zhàn)火紛飛中秘密入黨到白發(fā)蒼蒼時重歸組織的經(jīng)歷,通過老人的尋黨之路展示了他一生矢志不渝跟黨、找黨、愛黨的過程。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牛崇祥和他的弟子們,通過蘇北大鼓的藝術形式講述了古黃河畔的“生命守護者”——宿遷市宿城區(qū)黃河水上志愿救援隊隊長王愛東的故事。十多年來,這支救援隊先后挽救了400多條生命。不久前,王愛東和團隊的志愿者們又冒著生命危險救下了一位落水者。
作為先進典型代表,王愛東也來到了演出現(xiàn)場。談及為何年近七十依然堅定地選擇去做古黃河畔的“生命守護者”,他表示:“水上救人次次人命關天,次次充滿著危險和挑戰(zhàn),這是常理常識。我非常清楚下水救人的危險性,但是,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一名救援隊長,關鍵時刻,生死攸關危機關頭,救人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有時你看似救助的一條生命,其實是在挽救一個個家庭。換句話說,當你眼看著一條生命就要沉入水下,是誰,都會全力以赴!”
近年來,宿遷市宿城區(qū)持續(xù)深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探索構建培育選樹先進典型“3+3”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已有17人榮登“中國好人”榜,1人獲評全國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