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ya4q"></strike>
<strike id="gya4q"></strike>
  • <fieldset id="gya4q"><input id="gya4q"></input></fieldset>
    <abbr id="gya4q"><sup id="gya4q"></sup></abbr>
  • <abbr id="gya4q"></abbr>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shè)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wǎng) > 宿遷 > 正文
    宿遷:綠茵場內(nèi)外,展現(xiàn)城市文明風采
    2025-08-11 10:10:00  來源:“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  

    一場足球賽,何以成為展現(xiàn)城市文明風采的窗口?8月3日,2025年江蘇省城市足球聯(lián)賽第八輪,宿遷隊對陣無錫隊的賽場內(nèi)外給出了答案。觀眾自覺維護環(huán)境衛(wèi)生;“優(yōu)品市集”里,文明之風拂面來;志愿者從高鐵站到賽場無縫銜接、暖心服務(wù)……這些細節(jié)點滴匯聚,生動詮釋了江蘇宿遷這座文明城市的深刻內(nèi)涵,讓城市文明風采在綠茵場內(nèi)外精彩綻放。

    場內(nèi),文明成為一種自覺

    2025年江蘇省城市足球聯(lián)賽第八輪,宿遷隊主場0∶1憾負無錫隊。終場哨響,勝負已定,但綠茵場內(nèi)的觀眾席,卻悄然成為另一道動人的風景線。

    賽后,看臺內(nèi)的一幕暖人心扉。當觀眾有序離場時,宿豫區(qū)延海應(yīng)急救援隊隊員陳倩卻留了下來。她的目光掃過空蕩的看臺,落在那些被遺忘的、滾落在座椅下方的應(yīng)援棒上。

    陳倩默默彎下腰,仔細地將散落的應(yīng)援棒一一拾起、歸攏成堆,統(tǒng)一放到垃圾桶中。“維護賽場清潔,是我作為球迷的義務(wù)。”當晚暑氣未消,陳倩一邊擦拭額頭的汗水,一邊堅定地說,“雖然球隊未能取勝,但我們的支持永不‘退場’!”

    這份文明之光,也映照在一位小球迷身上。8歲的袁梓洋是宿遷人,但一直生活在南京。比賽前兩天,他和父母特意從南京趕回宿遷,為家鄉(xiāng)球隊加油鼓勁。

    賽后,袁梓洋緊緊握著手里的應(yīng)援棒。“這些應(yīng)援棒沒用了,我要把它們丟進垃圾桶里。”袁梓洋認真地說。

    文明之風,不僅在看臺,更在幕后。無論主場還是客場,只要走進宿遷隊的更衣室,總能看見同樣的整潔有序。球員們自覺分工協(xié)作,投入清掃,有人俯身仔細擦拭桌面,有人彎腰認真拖洗地面。當這支隊伍整裝離開,留下的更衣室地面光潔如新,物品各歸其位,不見一絲雜亂。

    一場球賽,勝負之外,宿遷在賽場內(nèi)外展現(xiàn)的文明素養(yǎng),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這道文明之光,正照亮人心,引領(lǐng)城市向美而行。

    場外,文明之風拂面來

    8月3日,2025年江蘇省城市足球聯(lián)賽第八輪宿遷隊主場迎戰(zhàn)無錫隊的比賽在宿遷夢之藍·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場外備受矚目的“優(yōu)品市集”也再次亮相。90余戶商家攜精選好物前來,在球賽的熱浪之外,為球迷提供了一場集消費、體驗與文明觀感于一體的周末活動。

    市集內(nèi),美食區(qū)的香氣率先引爆人氣,宿遷本地特色小吃與外地風味美食一字排開,引得食客排起長隊;本土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展位上,人們駐足欣賞、動手體驗,感受傳統(tǒng)文化魅力。而結(jié)合當天賽事設(shè)置的足球主題互動區(qū),更是成為親子家庭的打卡熱點,歡呼聲此起彼伏。

    除了蒸騰的煙火氣,“文明”二字如清風般悄然浸潤市集的每個角落,本次現(xiàn)場投放了足量的垃圾桶,身著醒目紅衣的志愿者身影穿梭不停。志愿者為外地球迷提供貼心服務(wù),包括指路、撿起遺落的垃圾等,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文明的內(nèi)涵。帶兒子看球賽的市民張明深有感觸:“環(huán)境清爽,服務(wù)貼心,孩子們玩得盡興,大人也格外安心。”

    比賽結(jié)束,當熱鬧散去時,文明清晰顯現(xiàn)——許多攤位參展商并未立即離去,而是拿出自備的掃帚與垃圾袋,俯身細致清理自己“一畝三分地”的殘余。參展商工作人員郭靜認真擦拭著桌面:“球迷玩得開心,我們更要收得干凈。人走路凈,心里才踏實!”這無聲的默契,讓繁華落幕后的市集地面依然光潔如初。

    當自覺俯身的身影代替了喧鬧,當整潔的地面成為無需言說的默契,這場市集便以最日常卻最鄭重的姿態(tài),為宿遷這座城市的文明寫下了生動注腳。

    多維保障織密賽事服務(wù)網(wǎng)

    8月3日的宿遷,因“蘇超”的到來洋溢著熱烈氛圍,而這份激情背后,是整座城市細致周密的保障網(wǎng)絡(luò)在高效運轉(zhuǎn)。從高鐵站臺到比賽場館,從交通接駁到停車服務(wù),宿遷以全方位的籌備工作,讓球迷的觀賽之旅既順暢又暖心。

    當日17時08分,載滿球迷的高鐵專列緩緩駛?cè)敫哞F宿遷站,這趟列車是賽事保障的重要一環(huán)。6名志愿者早已在站臺整裝待命,專列剛停穩(wěn),他們便微笑著上前,指引球迷有序走向出站通道。出站通道內(nèi)懸掛著“激情詮釋熱愛 文明展示風采”等主題橫幅,精心設(shè)置的賽事打卡點前,不少球迷駐足拍照留念,瞬間拉近了與這座城市的距離。至晚間返程時段,高鐵宿遷站專門開通的綠色通道持續(xù)發(fā)力,工作人員有序引導無錫球迷進站乘車,讓他們的歸途高效、順暢。

    “從高鐵下車到入場看球,全程無縫銜接。”來自無錫的球迷韋先生點贊道。這背后,是宿遷交通集團的精心部署——在高鐵宿遷站站前廣場(上海路輔路),18輛定制公交整齊排列,每輛車都配備了一名志愿者。他們不僅負責引導球迷有序乘車、安放行李,還負責解答無錫球迷的相關(guān)問題。志愿者李女士介紹:“我們下午四點多就到崗做準備工作了,就是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比賽結(jié)束后,我們還會在賽場外引導大家乘車,保障返程高效有序。”

    停車難題的破解,同樣體現(xiàn)著宿遷的服務(wù)溫度。除了宿遷夢之藍?奧體中心體育場自身的停車場,宿遷市新聞傳媒中心、宿遷國際會展中心、宿遷市民活動中心等8處公共場所均臨時開放,不僅提供免費停車服務(wù),還配套設(shè)置了臨時洗手間和指示牌。

    從站臺引導到公交接駁,從停車服務(wù)到志愿服務(wù),宿遷用細致入微的籌備,讓賽場激情與城市秩序達成了完美共生,向外界展現(xiàn)了一座文明城市的待客之道。

    責編:秦春鳳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