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上午,如東縣解放路小學夢想劇場內暖意涌動,以“善韻悠揚”的主題的開學第一課成功開課。活動將慈善文化融入德育實踐,通過兒童繪畫、公益倡議、文化展演等多維度體驗,在孩子心中深深埋下“向善、樂施、擔當”的種子。如東縣慈善總會會長陳建華,中共如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陳建宗,如東縣教體局局長姜寧兵等領導出席活動。
活動在解放路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沈霞的致辭中拉開帷幕。她用充滿哲思的話語,引導全體師生在新學期伊始,于心中播下“善的種子”。

三十名學生代表展開共同執筆完成的以“人與自然”為主題的大型慈善畫卷,用靈動的筆觸和絢麗的色彩,描繪出他們心中對善良、和諧與可持續發展的理解與期盼。畫卷中流淌的不只是顏料,更是稚嫩心靈對世界最真誠的善意。

學校少先隊大隊委向全體隊員發起“捐獻一元錢”的愛心倡議,并將募捐箱創意設計為“銀杏果果”儲蓄罐,寓意愛心積累、善行成果。學校黨員代表、團員代表、少先隊員代表積極響應,紛紛獻出一份愛心。所有善款將匯入學校慈善基金,用于幫助需要支持的伙伴,踐行“小善舉匯聚大能量”的公益理念。
活動還精彩呈現了暑期與如東縣圖書館、博物館“館校共建”項目的成果。誦讀社團的學生接過如東縣慈善總會贈與的《慈善文化讀本》,并聲情并茂地誦讀了讀本選段,用語言傳遞文字背后的溫暖與力量。雕刻社團、陶藝社團的學生們則生動演繹了在博物館體驗活字印刷、陶藝制作的經歷,彰顯出公益文化場館作為“第二課堂”的育人功能。

如東縣慈善總會陳建華會長在活動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學校以創新形式開展慈善教育的做法,認為這不僅是愛的教育,更是人格的塑造。如東縣教體局姜寧兵局長指出,將慈善融入德育是深化“五育并舉”的重要舉措,鼓勵學校繼續拓展實踐載體,構建協同育人的良好生態。
解放路小學校長在會后接受采訪時表示:“慈善教育并非額外任務,而是德育的本質內容。我們希望通過課程、文化與實踐的三重融合,讓孩子在體驗中學會共情與責任,讓慈善成為他們未來人生中最自然的習慣。”學生代表陶梓銘的活動感悟樸實而深刻:“我明白了慈善不只是一次捐款,更是我們舉手之勞的幫助和一份溫暖的分享。” 另一位學生代表郁徐睿則用生動的比喻表達對“慈善”的理解:“慈善就像我們共同完成的那幅畫一樣,每個人添一份色彩,就能匯成美好的力量。”
本次活動不僅是一堂生動的慈善公開課,更是解放路小學在德育模式創新上的一次成功實踐。學校表示將繼續拓展慈善教育的形式與內涵,攜手家庭與社會,共同守護童心向善、溫暖堅韌的成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