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儀征當地來自月塘中心小學的學生代表、百歲抗日老英雄曹玉佃、現役軍人部分代表、烈士后代部分代表以及志愿者代表計200多人,趕至儀征烈士陵園,祭掃英雄,緬懷先烈。
錯峰祭掃 200多人來到烈士陵園
青山埋忠骨,綠水泣英魂。昨天上午,儀征市烈士陵園內的烈士紀念碑前,200多人肅立在紀念碑前,抗日老戰士、烈屬后代、革命老區月塘代表、薪火傳承學生代表分別為花籃整理飄帶,向英雄紀念碑默哀致敬。
“烈士陵園展廳內,有月塘保衛戰的圖文實物,大家重溫月塘保衛戰史。”儀征紅色薪火傳承志愿小分隊負責人李臣星表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施行第一年,今年的清明節也是愛國主義教育法實施的第一個清明節,“為了錯峰祭掃,讓更多志愿者、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儀征多部門、志愿組織在節前開展了此次祭掃英烈活動,希望通過重溫月塘保衛戰史,致敬先烈,接受紅色教育。”
“你們報道的那塊‘8位烈士碑’前,圍滿了志愿者、學生在聽石碑背后的軍民魚水情故事。”李臣星介紹,這座當地民眾立于1965年緬懷解放十二圩犧牲的8位烈士石碑,幾年前遷入烈士陵園展廳內,去年底重新布置了展臺,并向瞻仰群眾開放。
薪火傳承 他們為每一位烈士擦拭墓碑
“一塊塊墓碑前,學生們為碑上的字描金,并仔細擦拭。”帶領學生參加祭掃活動的周老師表示,學生們還通過“我為烈士留下悄悄話小語貼”活動,隔空與烈士們“對話”,站在墓前,了解烈士背后的英勇事跡。
一束菊花敬英烈,祭掃現場,參加祭掃活動的烈士后人倪靜,幾度哽咽,在墓區一束束鮮花前肅立,表達自己深深的哀思。隨后,和志愿者們一起,清掃墓區的衛生,將墓區內的環境,每一塊碑、每一片區域都清掃干凈。
“薪火傳承志愿者們聽了‘8位烈士碑’的故事,都為烈士們的事跡所感動,也想幫他們尋到親人。”志愿者周昌兵說,8位烈士除了排長徐佩貴的名字被知曉外,其他7人仍不知姓名,儀征熊秀蓮等人一直守護著他們。
盡管現在8位烈士的尋親之路仍無進展,周昌兵表示,志愿者們會從僅有的排長名字入手,繼續奔走尋找他們的親人。“1949年4月犧牲,70多年過去了,只要尋找的希望還在,我們就不會放棄。”周昌兵說,以后每年清明節前,紅色薪火傳承志愿小分隊都會派人到陵園祭掃8位烈士。
愛國教育 周末可能迎來祭掃高峰
李臣星表示,清明節前后祭掃英烈,是孩子們最直接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預計本周末烈士陵園會迎來祭掃高峰。
“以前清明節前的周末,我們到烈士陵園志愿活動,都能碰到不少帶著孩子自發趕來祭掃的家長。”李臣星說,未成年人通過清明節祭掃英烈活動,切身感受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傳承紅色精神。祭掃現場,李臣星還為學生和志愿者們講述了儀征革命斗爭史。
“希望通過地方黨史知識的普及,讓更多年輕人熟悉家鄉歷史。”李臣星說,清明節前有機會他還會帶領薪火傳承志愿小分隊志愿者們為趕至烈士陵園祭掃的居民和孩子講述家鄉的黨史,更希望家長們趁著周末帶著孩子錯峰到烈士陵園,讓孩子們接受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通訊員 李相鵬 記者 孟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