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沉浸式”燈謎游園到非遺匠人現場展演,從民俗市集到國潮快閃……記者近日采訪發現,今年元宵節前后,南京市多個商圈街區、街道社區等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以創意活動凝聚團圓溫情,以文化傳承激活城市文脈,以商圈繁榮點燃消費熱潮,將傳統年俗與現代活力巧妙相融,繪就一幅熱氣騰騰的節慶畫卷。
非遺鬧元宵,傳承文化魂
2月10日晚,棲霞區西崗街道攝山星城中心廣場熱鬧非凡,只見兩條色彩斑斕的柴龍在人群中穿梭,龍身隨著舞龍者的動作上下翻飛,時而騰空躍起,時而俯身盤旋,引得觀眾陣陣歡呼。
作為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棲霞龍舞保留了龍舞最原始的形態之一“棲霞柴龍”,其造型很有特色,龍頭約2.5米長,龍頭上和嘴里各放一顆可以轉動的珠子,珠子里和每一截龍身里,到晚上舞的時候都要點上蠟燭,舞動起來的柴龍如火龍一般,極具視覺沖擊力。
“為增添喜慶氛圍,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兩條柴龍將在西崗街道輪番上演一場視覺與文化的雙重盛宴。”西崗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
室外舞龍熱鬧非凡,室內教學暖意融融。在秦淮·非遺館里,元宵節當天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包括泥塑、剪紙、繩結等。
創意活動多,盡享團圓味
2月11日晚,在位于梅園新村街道的小紅梅“青年之家”一樓“灶角灣”廚房里,20名異地在寧青年齊聚一堂,在小紅梅志愿總廚的帶領下,體驗搓元宵、炸元宵。
走出小紅梅,梅園新村路口處是一個創意市集。在蛇年新春裝置“如意之門”前,青年們一個連一個擺出“長蛇陣”,笑著拍下合影;隨后,他們在夜市花車前領取任務卡,在“年畫楹聯非遺展”中尋找對應的年畫娃娃完成任務。
“很有創意的元宵節,我過得很開心!”參加活動的青年劉巖笑著說。
在建鄴區雙閘街道升榮社區,一場以“彩燈照歲華 福潤升榮家”為主題的元宵喜樂會如期而至,做花燈、猜燈謎、沾福氣、鬧元宵等特色年俗活動吸引居民爭相體驗。秦淮區洪武路街道龍王廟社區開展“童心繪荷韻 巧手點燈夢”少兒荷花燈制作活動,彩紙、扭扭棒、珠鏈、花蕊、燈串、流蘇等材料在孩子們的巧手中逐漸變成了一盞盞精美的荷花燈。
商圈氛圍濃,消費活力足
隨著首個“非遺春節”大熱,各種傳統的民俗慶元宵方式也成為商場元宵節活動的主題。
做花燈、看皮影戲……2月9日17時,在建鄴萬達廣場中庭,“來萬達過大年”民俗喜樂會開啟,融合傳統與新潮元素,市民游客來此既可體驗傳統元宵習俗,也可參與古風游藝互動。
元宵節當天,各類活動更是暖意融融。建鄴吾悅廣場推出“千燈祈愿會”,重現千里秦淮的繁華市井;建鄴萬達廣場舉辦魚燈漢服巡游、非遺變臉等活動;在樂基廣場,“一碗湯圓,溫暖一座城”公益活動啟動,載著數千份湯圓的愛心車輛出發駛向各個站點,慰問醫護、消防、環衛工人等。(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