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是全國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是文明社會的主旋律。弘揚助人為樂、樂善好施、見義勇為、服務他人的精神,是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雷鋒精神永遠不會過時。經過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雷鋒精神已深深內化為每個人心中向善向上的道德力量。我們應以赤子之心真情付出,將雷鋒精神內化于心,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把幫助他人作為一種生活的常態。
弘揚新時代雷鋒精神,需要進一步拓展活動內容。當前,學雷鋒不再像過去那樣僅僅是上街做好事,而是有了更加豐富的內容和層次。在社會環境、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當下,雷鋒精神也在不斷融入新的內涵。在這方面,市民巡訪團的做法值得借鑒。為了紀念市民巡訪團建團20周年,巡訪團的成員們深入崇川區、開發區、通州區的11個點位開展法律咨詢、文明創建知識宣傳、愛心早餐、義診、文明交通引導等志愿服務活動,受到了居民群眾的歡迎,他們用實際行動表明了市民巡訪員不僅是文明創建的“啄木鳥”,而且是學雷鋒的志愿者、文明創建的實踐者,引導更多人加入學雷鋒行列,做文明市民。
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志愿服務持續化是必然的選擇。學雷鋒活動一方面要繼承優良傳統做法,另一方面也要與時俱進,賦予更豐富的內容、更多樣的形式。從各地開展的學雷鋒活動來看,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活動氛圍和場景固然可喜,但要防止一陣風的做法。打造“雷鋒不走”的城市,讓文明真正融入我們的血液、鑄入靈魂,是學雷鋒精神的必然要求。市文明辦重點圍繞文明實踐建設水平和運行質效“雙提升”,促進城鄉之間、板塊之間文明實踐深度結對、融合發展。這為雷鋒精神的扎實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環境,為進一步扎實開展學雷鋒活動匯聚起社會正能量。
在新時代的追夢路上,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熠熠生輝,既是時代的召喚,也是建設“強富美高”新南通的精神動力和不竭源泉。
(作者戴衛民 陳命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