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
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江蘇37個家庭入選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他們以實際行動在江蘇大地踐行家庭美德,以愛與責任涵養優良家風,其事跡生動詮釋了家庭文明建設的時代內涵,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即日起,“文明江蘇”開設“全國文明家庭事跡展播”專欄,講述他們愛和責任的故事。
今日走進
徐玲家庭
徐玲一家人
在盱眙縣黃花塘鎮蘆溝社區,有這樣一個家庭:夫妻倆曾身著戎裝守護海疆,退役后扎根鄉村振興一線,用“忠誠于國、互敬于家”的信念,在小家與大愛之間繪就了一幅動人的時代畫卷。這就是退役軍人夫妻徐玲、張標組成的文明家庭,他們的故事,從航母甲板延伸至鄉土田間,書寫著軍人本色與家國情懷的雙重堅守。
2005年,17歲的徐玲穿上軍裝,她不僅作為女兵方陣成員參加國慶閱兵,更成為“遼寧號”航母首位女操舵兵。丈夫張標同樣馳騁海洋,曾完成環海航行訪問任務。2013年退役后,這對軍人夫妻加入盱眙縣愛心協會,連續7年定期看望仇集敬老院的老人,積極參加各類志愿服務。2021年,徐玲響應組織號召,主動申請到鄉村一線工作,在擔任盱眙縣蘆溝社區黨總支書記后,面對農戶反映較大的土地流轉問題,她連續兩個月吃住在社區,白天洽談項目、夜晚入戶勸說,最終帶領村民規劃建設2000畝高標準“稻蝦共生田”,并引導社區大戶發展“蝦稻蟹共生田”養殖模式,讓這片革命老區的土地煥發新生。
徐玲在遼寧艦上操舵
2022年,徐玲在調研中發現農戶面臨農產品滯銷難題,當即連夜搭建“富民直播間”,邀請專業人士為村民開展免費直播培訓,化身帶貨主播為農產品打開銷路。關注到留守老人的生活需求后,她牽頭開設“暖心大食堂”,并配套愛心理發室、養心康樂室,讓留守老人有了溫暖“新家”。為打響地方特色品牌,徐玲帶隊將老辦公樓改造為“蘆溝老鵝”品牌旗艦店,注冊區域公共品牌,帶動8家農家樂發展、44名婦女實現就業,如今的蘆溝社區,不僅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更通過“稻蝦共生+電商物流”模式,成為生態與經濟發展的致富樣板。
徐玲化身帶貨主播,直播帶動農產品銷售
“她在前方沖鋒,我就是最堅實的后方。”同為退役軍人的丈夫張標用行動詮釋著對妻子的支持。他主動包攬家務,照顧老人孩子,甚至陪徐玲鉆研項目難題到深夜。當徐玲因調解糾紛委屈落淚時,他默默準備熱飯;當她為村民增收欣喜時,他比誰都激動。在父母的影響下,兒子從小主動分擔家務,還立志“長大后要像爸媽一樣幫大家”。這個家庭用相互扶持的溫情與服務社會的熱忱,讓軍人的紅色基因在下一代心中生根發芽。
徐玲一家人參觀和平方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