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晨,南通市海門區達達配送站點內,一場特別的晨會正在進行。行業黨委組織騎手們一同學習、分享理論小知識,傾聽他們的工作訴求,為每日的配送工作增添了一道亮麗的“紅色風景”。
“晨會時間不長,就幾分鐘,既不耽誤大家送單,又能讓我們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工作起來更有勁頭了!”該站點站長小張開心地說。
在海門,面向新就業群體開展的“送新理、聽新聲、解新難、聚新力”主題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通過組織關懷凝聚治理合力,勾勒出基層治理的嶄新畫卷。
鑄魂強基,理論“新”聲入人心
海門街道商圈黨群服務中心、行業黨委黨建指導員為附近10個外賣基層站點發放學習資料216冊;獅山路社區“同堂里”、向民路社區“民心閣”等8個暖“新”驛站開辟“共享‘新’書房”專區,服務新就業群體超300人次;三廠街道開展“凝‘新’聚力 幸福同行”專題講座、臨江新區發放新興領域黨員紅色“加油包”,持續傳遞溫暖關懷……
一線送理“強根基”。海門依托“新驛家”服務矩陣,將黨的最新理論送到站點一線。行業黨委打造“行業智領?導學課堂”,提升晨會、集中調度等零散時間學習成效。區委“兩新”工委指導基層黨組織主題黨日活動,組織新就業群體上好一堂微黨課、開展一輪交流討論、分享一次學習感悟。區市監局推出《市監小劇場》系列,以情景劇形式向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宣傳《南通市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引導三方共同維護行業食品安全。
聽聲解難,搭建溝通“新”橋梁
今年以來,海門區委“兩新”工委牽頭,各行業黨委、各區鎮黨(工)委等聯合參與,綜合運用體驗式、解剖式、街采式等方式深入開展調研,了解新就業群體工作生活、基層站點建設運行等基本情況,整理調研實錄37份、問題訴求57個。暢通“‘新’聲通道”,“一站點一信箱一二維碼”線上線下動態收集“新”語“新”愿112個。
常樂鎮黨員干部走進物流分揀點、外賣站點,與20余名從業者同勞動、同吃飯、同休息,切身感受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了解他們的需求。開通“民生謇里”小程序,各類常駐新就業群體的需求一鍵直達鎮黨委,23條意見建議已及時派單送達各條線并解決、反饋。區總工會開展“我當一天站長”活動,及時記錄工作強度、平臺規則、突發問題等。正余鎮暖“新”大巴開進小哥“心房”,60余個微“新”愿得以實現。
同時,海門依托各商圈、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堅持問題、需求、實效導向,鏈接政企資源動態發布崗位信息,提供就業介紹、從業培訓、創業指導,服務新就業群體超千人次。聯動各職能部門,為新就業群體量身打造500份“專業服務大禮包”。海門街道開展“平安配送 安全同行”主題活動,通過法規講解、案例警示、車輛檢修等環節,為轄區外賣騎手筑牢安全防線;邀請江蘇國范律師事務所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為新就業群體帶去關愛。
雙向奔赴,激活共治“新”力量
今年以來,海門持續深化新就業群體、黨員“雙報到 雙服務”活動,3批次173名新就業群體志愿者穿梭城市社區,傳達社情民意,有序開展社區巡防、反詐宣傳、志愿服務等基層治理工作,實現從“管理變量”到“治理增量”的有效轉變。
臨江新區貨車司機群體自發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為村民提供秸稈運輸、辦事搬遷、廢物搬運等便利。海門街道15名快遞員、外賣騎手走家入戶,積極參加社區“移風易俗進萬家”主題宣傳活動。海欣大廈“欣新驛站”服務點,完善問題“發現—上報—處置”閉環流程,20名常駐快遞員、騎手、主播成為社區志愿者。
海門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讓新就業群體感受到了組織的關懷與溫暖,也激發了他們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共同繪就了一幅基層治理的“新”圖景。
本報記者 黃天玲
本報通訊員 劉海瀅 倪浩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