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國慶與中秋雙節臨近之際,南京市溧水區12個村(社區),圍繞“弘揚傳統文化、關愛老年群體、凝聚鄰里溫情”主線,開展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轄區老人在歡聲笑語中感受節日氛圍,共敘家國情懷。
歌舞慶雙節 家國情懷濃
晶橋鎮笪村開展了“喜迎中秋,歡度國慶”活動。志愿者提前布置溫馨場地,月餅與茶點的香氣縈繞現場,老人們圍坐暢談家常,分享不同民族的中秋習俗。活動中,朱聿譜老人一曲《北京的金山上》激昂澎湃,周小冬老人的《十五的月亮》婉轉悠揚,臺下老人紛紛跟唱、揮舞小國旗,愛國熱情滿溢;活動尾聲的“幸運大轉盤”更讓歡樂升級,日用品、大米等實用獎品承載著對老人的關愛,李奶奶手持獎品笑稱:“今天玩得開心還拿獎,村里太貼心了!”此次活動以“紅石榴家園”為紐帶,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內涵。


晶橋鎮孔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了“歡度雙節聚民心 共祝家國萬事興”文藝演出。經典錫劇《軍民魚水情》拉開帷幕,演員以扎實功底展現軍民深情;越劇《十八相送》讓觀眾沉醉于古典韻味;黃梅戲《夫妻觀燈》《路遇》詼諧靈動、貼近生活,贏得陣陣掌聲;特邀嘉賓帶來的川劇《變臉》更是驚艷全場,臉譜瞬間切換引得歡呼聲不斷。最終,舞蹈《再唱山歌給黨聽》以優美舞姿與飽滿熱情收尾,將家國情懷傳遞給每一位觀眾。
志愿暖人心 服務更貼心
晶橋鎮陶村、杭村、楓香嶺、芮家、新橋、芝山村、云鶴山村等多個村(社區)則聚焦“動手體驗”,讓老人在創作中感受節日樂趣。陶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選擇無需烘烤的冰皮月餅方案,志愿者“一對一”協助老人揉皮、包餡、壓模,精致月餅誕生時,老人們臉上滿是自豪。云鶴山村以“月圓人團圓 銀發種希望”為主題,組織老人種植多肉微景觀,在團圓氛圍中播撒綠色希望。芮家社區開展中秋活動,深化鄰里友誼;新橋社區志愿者講解漆扇工藝歷史與中秋民俗,引導老人繪制玉兔、桂花等元素的漆扇,既鍛煉手腦協調,又激發對傳統技藝的興趣。此外,楓香嶺社區的“巧手做月餅”活動,也讓村民在揉制烘烤間品味中秋滋味。

杭村社區與芝山村則以“趣味互動”傳遞溫情。杭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策劃“銀齡益智多巴胺 中秋團圓常相伴”活動,色彩鮮活的多巴胺萌寵拼圖,讓老人們在協作中收獲快樂;芝山村的“情融中秋味 餅承團圓意”活動里,“套圈贏月餅”環節中,老人們專注瞄準、交流技巧,成功套中時歡呼不斷;投壺游戲的歡聲笑語拉近鄰里距離;“搶月餅”游戲更將氛圍推向高潮,老人們分組穿梭、默契配合,宛如孩童般享受純粹快樂,現場滿是家人團聚般的溫馨。

晶橋鎮此次系列雙節活動,不僅以歌舞、戲曲、手工等多元形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精準對接老年群體需求,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營造了鄰里互助、團結奮進的濃厚節日氛圍。張福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