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在近日召開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我省8個集體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8名個人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稱號。我省受表彰的8名模范個人以實際行動共建美好家園,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越開越絢爛。
以文化人,增進認同
“我一定盡最大努力把新疆班的事做好。”從首屆新疆班學生下火車的那天起,天山學子就成了鹽城市田家炳中學新疆班管理處主任王鹽平工作和生活的重心之一。三尺講臺上、食堂餐桌旁、孩子病床前……19年來,王鹽平培養的學生遍布新疆各地,結出了民族團結的絢麗花朵。“王媽媽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她的言傳身教深深影響著我,我將來也要成為像王媽媽一樣的人。”田家炳中學2020屆預科班學生艾比拜·麥麥提阿卜杜拉說。
每年暑假乘坐46小時的火車護送學生進藏、將偷偷哭泣的小同學摟在懷里安慰、把畢業班備考的孩子帶回家同吃同住兩個月……26年來,南通西藏民族中學黨委書記郁玉霞投入全身心的愛,給學生帶來一生的溫暖,他們說,“感謝國家讓我在第二故鄉遇見了郁媽媽,她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讓我有勇氣去追求更好的自己。”郁玉霞還牽頭開展“我在南通有個家”民族親情結對活動,讓遠離故土的1500多名學子在南通有了“家”,真切體會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27年來,5000多名學子在南通西藏民族中學健康幸福成長,如今他們奮戰在各行各業,成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推動邊疆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
“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必須增進中華文化認同”。宿遷中學教師黃朝松對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有感觸。12年來,黃朝松結對幫扶天山學子200余人,走訪新疆各族家庭近300家,他還帶領老師們精心開設象棋、剪紙、繪畫、書法、京劇和太極等20多門國學課程,牽頭創辦學校內部閱讀刊物《金胡楊》,極大增進了各族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以文潤心,共筑基石
以南京大報恩寺古琉璃塔為靈感創制的茶具“回聲”奪得德國紅點設計至尊獎、在近百家國際五星級酒店藝術設計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非遺技藝……近30年來,江蘇百工造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創作總監馬聰不斷探索非遺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古老非遺更好地融入當下生活。2015年,馬聰發起了“百工造物”非遺眾創平臺,對全國各地各族近千名非遺傳承人進行創意培訓,并打造維吾爾族、藏族、彝族、土家族等文旅IP,讓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共融共通。
“寒露”節氣,百忙之中,籌劃今年的“多一克溫暖”公益活動成為海瀾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立宸最操心的事。2014年,周立宸在西部地區看到穿著簡陋的留守兒童時,當即發起“多一克溫暖”大型公益活動。此后每年寒冬來臨前,一輛輛滿載加厚羽絨服的車隊都會將溫暖送至偏遠地區的師生手里。10年來,公益火種已成燎原之勢,公益模式也從“多一克溫暖”拓展為“多一課知識”等新形式。“做好民族工作是一個民族品牌的本能。”周立宸還把國家級非遺技藝“大理白族扎染”和賀蘭石篆刻、剪紙藝術等傳統元素融入服裝工藝,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服裝為載體,傳播到大眾的生活日常。
從莊嚴肅穆的紫禁城,到精致典雅的蘇州園林,太湖之濱的香山幫工匠營造了諸多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筑精品。“古建是中華各民族團結的載體之一,園林是理解共有精神家園的橋梁。”面對中華古建人才難以為繼的困境,中億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宮長義在2020年成立了蘇州“香山幫”大師工作室,為培養古建高素質技能人才提供平臺,帶動培養了古建技術傳人,為中華文脈傳承作出重要貢獻。宮長義是省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會長。多年來,他秉持民族團結的初心,積極推動各民族文體交流,去年,他還推動民族工作特色項目“絲路信使”發展聯盟成立,9省(自治區)22個城市在江蘇簽約。
相親相愛,團結進步
“多虧曉芳‘警花’的幫助,讓我們有地方經營,生意越來越好嘍。”在鎮江新區丁卯街道丁卯社區開餐飲店的庫班大叔說。庫班大叔口中的曉芳“警花”是鎮江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丁卯派出所教導員、二級警長王曉芳。王曉芳依托社區警務站創新打造“紅石榴家園”服務站,為各族群眾提供“落腳即落戶”“安家亦安心”“融入且融合”的精準服務,讓各族流動人口“進得來、留得住、過得好、能融入”。她還建立了3個微信群,線上提供經商、就業、就醫等政策咨詢,同時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各族群眾微信好友達1000多人。如今,“有困難找曉芳‘警花’”成為丁卯各族群眾的共識。
17年前,新疆小伙賽買提·阿不都熱汗曼來到常州,開了一家清真小飯店;17年后,他的餐廳從1家增加到3家,先后為300多名群眾提供了工作崗位,其中近30人在他的幫助下成功創業。對于不少從新疆來到內地打工的年輕人來說,聽不懂普通話、看不懂漢字成為最大的障礙。為此,賽買提·阿不都熱汗曼專門租下一間教室,在省內率先打造了市級“紅石榴講堂”,請來維吾爾族老師每月2次義務為少數民族同胞開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課程。“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挽手、肩并肩,共建美好家園,共創幸福未來。”賽買提·阿不都熱汗曼說。□ 本報記者 徐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