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公安局建鄴分局沙洲派出所,有這樣一位退休民警,小個子、短頭發,帶著鏗鏘有力的干練和歲月沉淀的情懷,就像冬日溫暖的夕陽,映紅了轄區未成年人的天,她就是該所關愛工作站副站長陶海珍。
今年62歲的陶海珍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已經5個多年頭。從1972年參加工作到2010年退休,38年的警營生涯里,陶海珍先后從事社區民警、戶籍民警、禁毒民警等多個崗位,積累了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也讓她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特點和規律有了深刻認識。丈夫郭義平也是一名退休民警,曾擔任建鄴分局刑警大隊大隊長。退休后本想含飴弄孫、安享晚年,但陶海珍始終心系公安工作,2012年5月,新組建的建鄴分局關工委動員她來主持沙洲關工站工作,本著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關心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陶海珍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擔任沙洲工作站副站長。要么不做,要做就得做得最好,5年來,在她努力下,沙洲派出所關愛工作站在對青少年教育幫扶、凈化校園環境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陶海珍先后被評為南京市政法系統關工委先進工作者、建鄴區“最美人氣五老”,2015年2月,沙洲派出所關愛工作站獲得“先進派出所工作站”榮譽稱號。
2014年5月,丈夫郭義平光榮退休,經分局領導動員,擔任了建鄴區政法系統關工委副主任,自此,夫妻倆又成為了默契搭檔,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奔走忙碌。
立足于關工委職責,在涉及未成年人案件辦理過程中,陶海珍擔綱起“合適成年人”角色,對無監護人或監護人無法到場的情況,旁聽詢問、審訊,實時監督保障未成年當事人的各項權利,積極幫助未成年違法犯罪人員改過自新,筑牢預防青少年犯罪防線。
2015年8月16日,沙洲所轄區一家蘭州拉面館發生糾紛,現場調解時發生了以馬葡某等為首的暴力阻礙執法的案件,當時不滿15歲的馬葡某女兒馬某欣也參與了搶奪民警警棍、執法儀。多次溝通,監護人拒不到場,馬某欣作為初犯,心理十分恐懼。陶海珍得知消息立即趕到所內,不僅全程旁聽詢問,而且耐心為她講解其行為的錯誤,用話語安撫,幫助她重樹守法意識。僅陶海珍參與旁聽未成年當事人詢問就達10余次,協助辦案民警順利辦理相關案件8起,并與民警一起做好幫教后續工作,未成年違法者見她十分和藹可親,都稱她為“陶阿姨”。
沙洲所轄區內居民住宅多為高檔小區,許多未成年人家庭生活富裕,但也存在生活困難的犯罪人員未成年子女等少數特殊群體,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陶海珍經常與社區民警溝通,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發現這類未成年人,確定重點對象進行結對,主動聯系社會力量對生活困難的青少年給予資助,聯系社區工作者、學校老師對特殊群體青少年進行心理疏導,彌補家庭教育缺失和親情關愛對未成年人心理造成的傷害。
2015年5月,沙洲派出所中勝責任區民警通過入戶走訪認識了初二女孩小顧。她父親因犯詐騙罪入獄服刑,家中欠下巨額賭債,家中變故使她產生了悲觀情緒。陶海珍了解情況后,主動將她作為幫扶對象,定期與她見面,與她促膝談心,幫她排解不良情緒、重樹希望。初三一年,陶海珍和社區民警一道,經常去看小顧,送上學習生活用品,還通過社區幫她申請助學金,2016年中考,小顧被一所四星級高中錄取。看到小顧臉上充滿了笑容,陶海珍心中感到無比的欣慰,“關愛未成年人是一件善事,我愿意做這樣的事。”
校園是關愛工作的主陣地,陶海珍始終堅持主動協調多方力量走進校園,和校方共同做好未成年人關愛工作。為增強未成年人守法意識,陶海珍定期邀請分局民警到學校做普法講座,根據各階段的中小學生特點講授相關內容,并在一些學生受到學校紀律處分時幫助學校進行疏導教育。為了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她請來建鄴分局巡特警大隊特警給學生講授防身術,并在“5?12”全國減災日,開展消防演練和抗震減災安全演練。
陶海珍十分關心未成年人優秀品格培養。2015年,分局程航同志在連續多日高強度工作后累倒在崗位上,被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榮譽稱號,陶海珍將程航同志的先進事跡帶進了中學校,程航同志身上愛崗敬業的精神讓學生們深受感動。今年,陶海珍邀請了分局退休老干部、解放軍老戰士王達為南師附中新城中學的同學們講述了渡江戰役和解放南京的歷程。
沒有豐厚的報酬,少有鮮花和掌聲,陶海珍就這樣在關愛青少年工作崗位上默默付出,潤物無聲,細心呵護著國家的未來,陪伴孩子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