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怡 記者 笪偉)在端午佳節即將來臨之際,5月27日,鎮博走進市外國語學校,為學生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五月五話端午”主題文化課,帶領學生沉浸式感受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
課堂上,鎮博社教員以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圖文資料,向學生們講述了端午的起源與演變。社教員特別結合古籍文獻與地方民俗,引導學生思考端午節“祛病祈福”背后的古人智慧與家國情懷,學生們踴躍發言,分享自己對端午節文化意義的理解。
為讓傳統文化“可觀可感”,鎮博社教員將端午相關文物融入課程。通過春秋戰國時期的羽人競渡紋銅鉞、戰國時期的船紋青銅缶,唐代書畫作品《龍舟競渡圖》等文物介紹,從文物到傳統,講解賽龍舟、佩香囊、掛艾草等習俗的歷史淵源。課堂上還特別設置了互動環節,通過趣味問答加深記憶。
鎮博相關負責人表示,博物館課程將歷史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激發了學生探索傳統文化的熱情。未來將持續創新館校合作形式,以傳統節日為契機,推出更多寓教于樂的文化活動,讓傳統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