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次“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10月15日在新疆阿克蘇地區舉辦。經各地推薦、網友評議和專家評審等環節,共有138名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身邊好人光榮上榜。江蘇10人上榜。

上榜的江蘇籍好人中,有“助人為樂好人”楊炳權。
“自己淋過雨,就想幫別人撐把傘”,作為淮安的一名盲人志愿者,楊炳權立志要帶盲人朋友們一起“看”世界,組織開展助殘公益活動90余次,牽頭舉辦盲人電腦、按摩等培訓班10多期,幫扶盲人2000余人次。
宿遷貨車司機孫春健和蘇州耄耋老人姚士章入選“見義勇為好人”。
2025年3月,一個小女孩和母親在杭州市錢塘區高沙渠公園邊意外落水。危急時刻,路過的孫春健,兩度跳入3米深的冰河中,救起溺水的母女。同樣是今年,同樣是救落水者,張家港市冶金園(錦豐鎮)郁橋村八旬老人姚士章,2月18日,寒冬跳河救人,在村民幫助下,把一位落水老人托舉上岸。記者了解到,這都不是兩人第一次下水救人。
“誠實守信好人”榜上,有泰州退役老兵盧漢郎、無錫補衣老人薛建英、徐州鄉村醫生張世芳。
盧漢郎,靖江市孤山鎮廣陵村村民。廣陵村是王倬烈士的殉難處。1988年,當得知王倬烈士紀念碑需要有人管護時,退伍回到家鄉的盧漢郎,主動請纓承擔起了守護之責,一守就是37載。薛建英,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普照村村民,20多年來,她開的修補攤堅持不漲價,還為老人、生活困難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免費修補。張世芳,徐州市銅山區馬坡鎮王堂村村民,55年做好一名基層村醫,為鄉親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同樣堅守基層的,還有“敬業奉獻好人”、高郵市三垛鎮司徒小學校長張玉明。
從1988年任教后,張玉明多次放棄進城工作的機會,在鄉村教育崗位上堅守37年,為“留守娃”打造“幸福家”,他常說,自己的目標是“希望每個孩子都幸福”。
“孝老愛親好人”榜里,也有3位江蘇人的名字:郭美鴻、王召榮、徐兆付。
郭美鴻,南京市溧水區永陽街道城郊社區居民。2008年,她的丈夫遭遇車禍,17載春秋,她用無微不至的照顧詮釋“執子之手,守護一生”的深情。王召榮,連云港市贛榆區海頭鎮義合村村民,2006年,小叔子因病離世,臨終前將女兒小夢迪托付給她。19年來,王召榮將侄女視如己出,含辛茹苦,養育成人。徐兆付,濱海縣濱海港鎮木樓村村民,面對接踵而來的家庭變故,扛起家庭重擔,48年間獨自撐起一個家。
這些江蘇籍好人,是日常煙火里隨處可見的溫暖微光,是平凡生活中默默傳遞的向善力量,展現著中華兒女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聶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