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兒童樂園內,孩子們開心地蕩著秋千;圖書館中,各種各樣的兒童讀物吸引孩子們沉浸式閱讀;兒童早期發展活動中心里,別開生面的集體生日派對上充滿歡聲笑語……
“愛幼”是傳統美德,也是評價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自2022年起,宿遷將兒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建設,因地制宜啟動兒童友好空間試點建設,涵蓋教育、娛樂、社區服務等多個領域。截至目前,宿遷已建成56個兒童友好空間試點及138處特色點位。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通知,公布了第四批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名單,宿遷成功入選。
強化頂層設計
厚植兒童友好根基
日前,在宿城區龍河鎮羅圩兒童早期發展活動中心內,一場別開生面的集體生日派對正在舉行。抓周、過“聰明門”、敲“啟智鑼”,孩子們在養育師的帶領下,過了一個“國風生日”。
“我們通過開展各種活動,讓兒童擁有儀式感的同時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促進他們在社會情感方面健康成長。”養育師朱利媛告訴記者,中心服務周邊11個村,目前在檔兒童42人。中心每月除了常態化開展集體游戲、集體故事會、集體音樂會、集體生日派對等主題活動外,還設置了“一對一”親子游戲課程、“一對一”親子閱讀課程,在互動中激發孩子們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目前,宿遷共有0至3歲兒童14.3萬人,其中生活在農村地區的有5.7萬人。農村地區兒童早期發展服務普遍面臨資源投入有限、覆蓋面不足、服務形式單一等問題。
2023年4月,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支持宿遷實施慧育希望項目,投資900萬元在宿遷農村地區建設10個兒童早期發展活動中心,通過培育本土養育師隊伍,為0至3歲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公益性、專業化的養育指導服務,強化家長科學育兒觀念,助力鄉村兒童健康成長。截至目前,慧育希望項目開展“一對一”親子課程20063節、集體活動876場次,累計服務時長34518小時,常態化為1500多名0至3歲兒童及其家長提供科學早教指導服務,累計服務超6萬人次。
此外,宿遷還積極推進家庭家教家風“個十百千”計劃、家庭教育“蒲公英”計劃、“三全”社區家庭教育支持行動……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建設各類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點1423個,累計舉辦家庭教育公益課堂2600余場,以“小家”的幸福映射城市的幸福。
宿遷系統構建多維度的兒童友好政策體系,把建設兒童友好城市寫入“十四五”規劃,連續四年將建設兒童友好城市寫入市委、市政府“1號文件”并列入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出臺相關政策文件70余項,涉及未成年人保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關愛、嬰幼兒照護、學生假期托管服務等方面,持續健全完善覆蓋兒童成長全周期的政策體系。
聚焦“一米視角”
提升兒童友好品質
在宿遷首個兒童友好試點小區——隆城世嘉小區,隨處可見的兒童友好元素彰顯著城市的溫度。
隆城世嘉小區在實施適兒化改造過程中聚焦“一米視角”:小區的草坪、廣場上設有各類兒童娛樂設施;兒童娛樂廣場、兒童圖書室等場所,讓整個小區充滿了童趣和親和力……
“‘一米視角’是指孩子們的視角。”宿城區項里街道永陽社區婦聯主席王鈺說,“通過‘一米視角’,我們先后建設了游樂場、小廣場等專屬于孩子們的‘舞臺’,以此激發兒童的潛能,增強兒童的主人翁意識和歸屬感。”
公共空間適兒化改造體現在宿遷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
宿遷先后出臺兒童友好社區、兒童友好學校、兒童友好公園、兒童友好醫院、兒童友好圖書館等建設指引文件,規范指導適兒化改造;將適兒化改造融入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美麗鄉村建設,因地制宜增設兒童游憩活動設施、兒童友好標識,更新維護兒童公共設施,優化空間設計……
截至目前,宿遷公共圖書館有少兒文獻近22萬冊,鄉鎮(街道)、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部設立兒童閱覽室或兒童專用書架;宿遷實施醫院、學校、社區、公園適兒化改造,用心設計奇趣玩具屋、迷你戶外小農場等138處兒童友好點位,為兒童構建安全、有趣、適宜的活動空間。
優化服務體系
構建兒童友好空間
記者在市區一家兒童閱讀中心內看到,這里不僅有2萬多冊兒童讀物,還有卡通抱枕、多彩墻繪、讀書角等。不僅如此,藏書區、閱讀區、新書推薦區、書寫區……獨特的分區設計,營造了濃厚的兒童友好氛圍。
以兒童的喜好為出發點,讓兒童暢快地表達情感。宿遷將兒童參與作為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的特色行動,不斷完善兒童參與機制,成立“我是宿遷小公民”各級各類兒童觀察團37個,打造“讓愛‘童’行 共建宿遷兒童友好城市”兒童參與工作品牌。同時,宿遷組織開展“慶‘六一’”“城市點亮未來”“兒童參與 讓城市更友好”等主題活動,吸引全市16.2萬名兒童參加親子運動會、“城市探館”等社會實踐活動1100余場次,讓兒童探索發現城市的美好,引導兒童全方位參與城市社會生活。
如今,在宿遷的大街小巷,各類兒童設施一應俱全,非遺課堂、手工體驗、文化教學等社會服務比比皆是。“孩子在小區附近就能參加各種特色活動,因此愿意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市民賈先生說。
為了全面優化兒童服務體系,宿遷先后實施兒童友好10件實事,興辦惠及兒童民生實事60余件。如今,宿遷的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始終保持100%;2.4萬名困境兒童被納入低保救助范圍,131萬名兒童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殘疾兒童基本康復服務率達100%;建成各級各類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103個,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建成率達90%,全市配備100名兒童督導員、1408名兒童主任,兒童關愛服務的“幸福圈”不斷擴大。
對兒童友好就是對城市的未來友好,宿遷用心、用情為兒童成長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和環境。“我們將繼續堅持兒童優先原則,持續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增強兒童健康、兒童教育等公共服務供給的可及性和公平性,為全市廣大兒童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劉娟說。(記者 吳兆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