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風拂面,歡聲回蕩。2025年10月1日,靖江市新橋鎮漁憶長江濕地生態公園內一派生機勃勃。以“華誕‘新’程守漁憶?親子護江伴‘橋’行”為主題的濕地自然公益行暨親子徒步微旅游活動在這里熱烈展開。100多組親子家庭齊聚江畔,在秋日暖陽下執筆繪山河、攜手護大江,通過徒步打卡與“三色同行”主題任務,將愛國情懷與生態守護融入每一步足跡。

綠色生態:觀鳥護江識自然
在江畔觀鳥點,志愿者向孩子們講解本地常見鳥類知識,

教授望遠鏡使用技巧和觀察記錄方法。孩子們通過鏡片靜心觀察,在濕地的盎然生機中,一次次發現并記錄多種鳥類的靈動身影。這堂生動的自然課,讓他們親身領略到生物多樣性的魅力。
孩子們隨后走進漁文化館,探尋漁業發展脈絡與“漁稻共生”模式;并在九圩港閘站直觀感受了河道垃圾清理流程,理解了水利工程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要功能。

紅色傳承:共繪長卷慶華誕
最具感染力的環節,無疑是共繪百米國慶長卷。一幅百米長卷在綠茵場上徐徐鋪展,每個家庭在一米見方的畫布上,以環保顏料與畫筆,圍繞紅色文化元素盡情創作。在《我的祖國》《歌唱祖國》等動人旋律中,家長與孩子們俯身協作,以稚嫩筆觸勾勒斑斕色彩,以溫暖共繪傳遞家國情懷。這不僅是一次藝術的共創,也是一次親子間的深情對話,更是一堂生動的愛國教育課。


藍色護江:宣言科普守家園
在長江大保護宣傳點,家庭成員齊聲宣讀守護誓言,許下對母親河的鄭重承諾。長江江豚科普宣傳,則讓孩子們深入了解“長江小精靈”的生存狀況和保護意義,增強了守護母親河的責任感。

活動尾聲,每位完成挑戰的孩子都獲得了活動紀念品和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證書,為這次綠色征程留下珍貴見證。
從曾經的工業印記到如今的生態地標,漁憶濕地公園的蛻變,見證著新橋鎮連續四屆親子徒步公益行的溫暖實踐。百組家庭的腳步走過江灘,更將一顆名為“守護”的種子耕植心田。這些文明的種子,必將隨江潮奔涌生長,最終綿延為未來的廣袤綠洲。(王亞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