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南通足球點燃綠茵豪情,彰顯體育之鄉血脈中的激流奔涌時,在湖北仙桃,另一群“藍哥”在全運會的激流中劈波斬浪,奏響著同舟共濟、奮勇爭先的時代強音。
7日,全國第十五屆運動會群眾比賽龍舟預賽在湖北仙桃圓滿落幕,南通消防“江海·藍蛟”龍舟隊代表江蘇省出戰,奪得混合組100米直道賽第5名。7月,他們將代表江蘇參加在廣東佛山舉行的全運會龍舟賽混合組100米決賽。
這支由26名一線消防指戰員組成的鐵軍,穿上戰斗服,是守護城市的火焰藍;拿起龍舟槳,便成為逐浪江海的龍舟硬漢。在龍舟競渡的各項體育賽事上,他們續寫著“江海火焰藍”一個又一個傳奇故事。
狼性呼喚 槳鋒淬煉龍舟硬漢
濠河畔,當南通城還在沉睡,隊員們已經開啟體能訓練。長跑、俯臥撐、深蹲等基礎項目是每日的必修課,為的是打造強大的體能基礎。
登上龍舟后,隊員們在教練的指揮下,整齊劃一地揮動船槳,水花四濺。每一次劃槳都需要全身發力,考驗著隊員們的力量、協調性和耐力。長時間的高強度訓練,讓隊員們的手上布滿了厚厚的老繭,胳膊和肩膀也常常酸痛不已,但他們從未有過一絲一毫的退縮。
“練臂力,水帶比木槳更狠。”隊員張海東坦言。原來,為了強化隊員們的臂力,訓練中他們把搶險現場的“生死時速”刻進了訓練標準,以水帶替代木槳進行訓練。就是這樣日復一日,當船槳撕開濠河的水面,每一次破浪前行,汗水、雨水、河水在此刻交融,團隊協作和戰斗意志在這一刻得到極致淬煉。
來自南通本地的小伙王天賜接觸龍舟運動僅僅一年不到的時間,他就熱愛上這項運動,為這項運動所著迷。他說:“在我接觸過的運動中,從沒有一項運動能夠像龍舟一樣把二十多個人緊緊團結在一起。每一次同時揮動船槳,每一次入水出水,都需要高度的統一和默契,每一次在賽場上揮汗如雨都是力爭上游的血性與同舟共濟的龍舟精神的體現。”
重任在肩
晝夜更替雙線作戰
在訓練中,受傷對于隊員們來說已是家常便飯。朱浩元、邢飛虎、陸權這些隊員在半年的集訓中一直飽受腱鞘炎的困擾,近半年訓練期間,他們手指上一直裹著厚厚的膠布,肩部長期繃著肌貼。在湖北比賽期間,為了不影響競技狀態,很多隊員連續三天口服布洛芬止疼。
說到“腱鞘炎”,思緒回到年初最寒冷的一段時間,隊員們真實體驗了一把“冰一半、火一半”。二月的濠河天寒地凍,當所有人還沉浸在過年闔家歡樂的氛圍里,“咚、咚、咚”的鼓聲就從冬日靜謐的濠河上傳了出來。
為了讓初識龍舟的年輕隊員迅速找到水下的槳效,每天雷打不動的是清晨繞濠河三圈的長劃。隊員們穿上防水衣,一次一次用力地揮動手里的船槳,寒冷的濠河水打濕了裸露在外的手臂,浸濕了躲在船艙里的雙腳,十幾公里長劃讓防水衣里灌滿了汗水。等到訓練完,船一靠岸,刺骨的寒風從領口鉆進衣服里,每一個人都不由得就地打起冷戰。而長期在冰水里舞動的雙手也因此變得紅腫,很多人從那時開始直到全運會預賽,手指腱鞘炎伴隨著集訓的始終,有時嚴重到握不住拳頭,但卻沒有一個人松開握住的槳。
其實,這群水火淬煉的漢子每日還過著“雙線作戰”的生活。作為消防救援人員,在進行龍舟集訓后,他們立刻換上戰斗服投入緊張的滅火救援訓練中。初夏時節,遇到夜間加訓時,有人累到昏睡在碼頭,被隊友叫醒。“高強度的訓練中突然出警,這感覺才叫酸爽。”張海東回憶說,像拉動演練、水域演練期間,因為使命在身,隊員們顧不得休整,就馬不停蹄換上裝備集結。有時候,當隊員們歸隊時,累癱在沖鋒舟上,手里還緊緊攥著那磨破掌心的槳。
奮楫爭先
橙色榮耀雙向奔赴
心中有夢,便能踏破山海。在湖北仙桃的賽道上,江海藍蛟隊演繹了水面上的速度與激情。
“加油!加油!”賽場的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此起彼伏,現場熱血沸騰、激情澎湃。隊員們眾志成城、鉚勁拉弓、劈波斬浪、奮楫爭先。鼓手掄槌擂鼓、劃手揮槳逐浪、隊員高喊口號,跟隨鼓點有節奏地奮力劃槳。沖線時刻,隊員們相互歡呼、高舉船槳,發出難以抑制的喜悅和自豪,憑著團結拼搏、崇尚榮譽的狼性精神,他們成功完賽。
“訓練真的很苦很累,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堅定的信念,那就是為南通爭光、為江蘇爭光。”隊員們賽后坦言。此前,在5月31日的濠河邀請賽中,江海藍蛟隊以1分59秒867一舉奪魁。當濠河的浪花拍打著頒獎臺,26道橙色身影站得筆直如松。他們的背后,是消防車上閃爍的藍光與龍舟鼓點交織的旋律。
支隊政治委員姚鵬勇這樣勉勵隊員們:龍舟競渡爭的是毫秒,消防救援搶的是生死,從火場到浪尖,作為支隊“江海藍”系列特色隊伍之一,江海藍蛟實現了橙色榮耀的雙向奔赴,你們永遠都在賽道上!
剛剛落幕的全國第十五屆運動會群眾比賽龍舟預賽上,南通消防“江海·藍蛟”龍舟隊代表江蘇省出戰,奪得男子組200米直道賽第11名,500米直道賽第9名,混合組100米直道賽第5名。7月,他們將代表江蘇參加在廣東佛山舉行的全運會龍舟賽混合組100米決賽。
對于接下來的訓練和比賽,隊員們充滿信心:“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會繼續刻苦訓練,不斷完善技術和戰術,爭取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不辜負家鄉人民的期望!”
(記者蔣嬌嬌 通訊員杜健華 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