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范海杰 通訊員 仝瑤 實習生 蔣慧)“牽繩遛狗不掉鏈,文明公約記心頭;寵物糞便隨手清,公共場所更潔凈;犬吠要及時安撫,和諧鄰里一家親……”在云龍區彭城街道建南社區,文明養犬并未采取簡單粗暴的“一刀切”方式,而是創新推出了“睦鄰養犬公約”協商機制。
文明養犬,關鍵在于“人”?!耙郧按笄逶缱钆卤还方新暢承眩⒉讲鹊健乩住菬┬?,看到沒牽繩的大狗心里直打鼓?!被貞浧疬@些過往,建南社區養育片區的居民張阿姨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
為此,建南社區以寵物治理為突破口,借助線上網格群和線下樓棟懇談會的平臺優勢,聯合轄區派出所以及居民自治委員會的力量,廣泛收集養犬戶與非養犬戶的意見與建議。經過多次研討與修改完善,形成了一份包含“主動登記、牽好犬繩、及時清便、制止擾鄰、定期免疫”等十條核心條款的公約。
“這份公約可是我們自己共同討論確定的,遵守起來自然更有認同感?!敝驹刚叽韯④姖M懷熱情地說道。目前,公約的宣傳推廣以及責任書的簽署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全面鋪開。
與此同時,建南社區的志愿者巡邏隊也積極投身到行動之中。他們在早晚遛狗的高峰期堅守崗位,耐心引導居民規范遛犬行為,大力宣傳公約內容,及時調解偶爾出現的小摩擦。一旦發現遺留在地上的犬便,他們會主動清理干凈。志愿者們的辛勤付出,用實際行動向廣大居民傳遞了一個鮮明的信號:文明養犬能讓社區變得更加美好,鄰里關系也會因此更加和諧融洽。
考慮到部分居民在養犬知識方面存在盲區,社區還貼心地聯合轄區內的寵物醫院,為各位“鏟屎官”提供了疫苗注射、登記辦證等一系列便民服務。社區開辦“寵物課堂”,邀請專業人士詳細講解寵物行為訓練技巧、疾病預防知識,并安排法律顧問對現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深入解讀。
“以前看到沒牽繩的大狗,心里直發怵。現在好了,大家基本都牽著,狗狗也乖,帶小孫子下樓玩放心多了?!狈丘B犬戶張阿姨的話,道出了許多居民的心聲。
如今在建南社區,“文明養犬”不再是一句口號。從最初的積極倡導,到如今居民們的自覺規范踐行,這一轉變不斷激發著大家的共治熱情。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建南社區將繼續深化“空間友好、多元共治、暖心服務”的模式,計劃探索引入專業寵物機構的行為矯正服務,巧妙化解人寵共居的“甜蜜煩惱”,不斷讓文明養犬真正從“要求”變成“習慣”,成為社區最溫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