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ya4q"></strike>
<strike id="gya4q"></strike>
  • <fieldset id="gya4q"><input id="gya4q"></input></fieldset>
    <abbr id="gya4q"><sup id="gya4q"></sup></abbr>
  • <abbr id="gya4q"></abbr>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徐州 > 正文
    徐州市睢寧縣官山鎮:多措并舉培育文明新風
    2025-06-10 09:37:00  來源:徐州日報  

    “喪事簡辦減輕了家庭負擔,更加注重對逝者的精神緬懷,而不是在形式上過度鋪張,這是一種非常積極的轉變。”徐州市睢寧縣官山鎮荊山村村民王更明道出了該鎮推動移風易俗的實效。

    睢寧縣官山鎮圍繞推進厚養薄葬、文明婚事、鄉風文明等重點工作,通過開展移風易俗宣傳、召開協商民主議事會議、成立“紅白理事會”等務實舉措,充分激發轄區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引導群眾自覺參與移風易俗。在各村(社區)組織召開的協商民主議事會議上,大家各抒己見發表意見建議,合力打破陳規陋習,讓文明新風落地生根。

    “竹板一打響連環,移風易俗聽我言。天價彩禮是負擔,厚養薄葬才是賢……”為了讓政策宣傳更接地氣,官山鎮組織專業文藝團體與本土文化能人創作了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通過開展“文藝演出進鄉村”“移風易俗主題文藝匯演”等活動深入村(社區)進行宣傳。快板《新風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改革好處;小品《天價彩禮要不得》讓人們在笑聲中思考傳統陋習的弊端;情景劇《厚養薄葬樹新風》則通過感人至深的故事,讓不少觀眾潸然淚下。34歲的吳橋社區居民程功看完節目后坦言:“老人在世時多陪伴,比走后擺排場實在。”

    “您節哀順變,這些手續我們都會幫忙辦理。”每當有村民家中發生白事,村干部總是第一時間登門慰問。官山鎮組建的25支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活躍在各村(社區),今年以來,已累計幫辦各類喪葬事項108件,真正做到了讓群眾“少跑腿”“不操心”。

    過去部分嗩吶班為攬生意,幫助喪事家主雇傭職業“哭喪人”,既加重經濟負擔,又扭曲喪葬文化。官山鎮組織召開嗩吶喇叭班座談會,組織從業者簽訂《文明從業承諾書》,倡導自覺抵制“買哭賣哭”服務,鼓勵編排文明曲目。嗩吶班主朱師傅說:“我們團隊今年承接的24場喪事中,90%采用簡約儀式。”

    “有了紅白理事會的規定,大家不攀比,省錢又省心,風氣會越來越好。”張山村村民豆明坤表示,以前辦紅白事比闊氣、講排場,人情往來幾百甚至幾千元禮金,現在《紅白事簡辦公約》規定了辦事流程、禮金數目、辦酒席桌數等,倡導喜事簡辦、厚養薄葬,不僅為居民緩解了經濟負擔,還減少了陳規陋俗帶來的負面影響。

    睢寧縣官山鎮黨委委員、政法委員王磊表示:“移風易俗是一項雙向奔赴的工作,通過耐心引導和貼心服務,在殯葬上倡導厚養薄葬,讓大家慢慢體會到,孝心重在生前,哀思貴在真誠;在婚俗方面抵制天價彩禮,倡導簡約婚禮,引導大家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從婚喪嫁娶等多方面入手,改變群眾的傳統陋習和攀比現象,形成厚養薄葬、親老愛老,以及婚事新辦、崇尚節儉的文明新風。”本報記者 郝力 武佩劍 通訊員 陳琛

    責編:秦春鳳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