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進步好風尚,移風易俗好榜樣。文明實踐倡新風,破除陋習見行動……”在徐州市泉山區永安街道煤建西村社區,這首由社區“愛西村”文化藝術團編排的快板節目《移風易俗樹新風》,以朗朗上口的內容、喜聞樂見的方式,在社區居民中廣為傳播。
為弘揚時代新風,破除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做移風易俗的踐行者,近年來,永安街道煤建西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堅持將移風易俗作為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有力抓手,聚焦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不良風俗,通過探索宣傳教育、榜樣引領等模式,多措并舉破解難題,奏響文明風尚新樂章。
近年來,煤建西村社區共計印發各類移風易俗文明宣傳資料1000余份,組織開展“講文明 樹新風”活動10余場次,在社區工作人員和紅白理事會的不懈努力下,講排場、大操大辦的現象越來越少。社區居民講奢華、講攀比、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喪事簡辦變成廣大居民的行動自覺。
“結婚30多年,我們夫妻倆很少紅過臉,一起風雨同舟走過了這么多年。”煤建西村社區居民戚永華說。在左鄰右舍眼里,戚永華一家樂于助人,夫妻倆一直悉心照顧家里老人起居,是社區文明家庭中的典范。在社區,一提到戚永華一家,街坊鄰里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煤建西村社區黨委以“文明家庭、文明樓棟”評比常態長效機制為抓手,連續多年組織開展文明實踐評選表彰活動,通過宣傳動員、層層舉薦、綜合評審,授予社區居民“最美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熱心公益先進個人”“孝老敬親模范家庭”等榮譽稱號,利用先進的典型引導人,用身邊的事例激勵周圍人,充分弘揚互敬互愛、互讓互諒、互幫互助的中華美德文化,成就了一批互敬好婆媳、和睦好夫妻、忠孝好兒女、教子好父母、友善好鄰居。
“以前,我們社區居民娛樂方式多是在單元樓下打牌,或者在家看電視。”居民曹順利笑著說,“現在社區活動豐富多彩,大家的精神生活也越來越富足了!”
在基層社會治理過程中,煤建西村社區以“幸福西村”建設為主線,依托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系轄區內黨員群眾組建“愛西村”老年攝影協會、“愛西村”文化藝術團,經常在社區實踐站里進行唱歌跳舞、說唱評書、書法繪畫等活動。每逢傳統佳節,藝術團的黨員干部都會帶頭準備精彩的節目,將正能量傳播給社區居民,營造“藝術讓生活更精彩,文化讓生活更美好”的社區文體生活氛圍。社區還積極開展黨員“亮身份”活動,社區“黨員中心戶”帶頭踐行居民文明公約,教育引導家庭成員、親戚朋友自覺拋開人情面子,帶頭向“索要高價彩禮、厚葬薄養、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不良風俗說不,切實為周圍的居民群眾樹立榜樣和標桿。
在潤物無聲中傳遞文明風尚,讓文明健康理念深入人心。接下來,永安街道將繼續豐富宣傳形式和內容,以更多群眾喜聞樂見、接地氣的方式,不斷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抵制陳規陋習,推進移風易俗入腦入心,讓文明新風落地生根。本報記者 段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