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今天,我們又一次與七夕相逢。過好一次“我們的節日”,就是一次觸摸傳統民俗、傳承傳統文化的絕佳機會。
這個七夕,格外有新意。景區已經開啟“浪漫”模式,文明旅游成為美麗風景;餐廳已經設置了新的食譜,推出適合情侶的特色小份菜;劇場影院也準備好了“七夕文藝大餐”,帶人們在藝術中感受節日氣息……
景區開啟“浪漫”模式,文明旅游成美麗風景
旗袍漢服秀、國潮集市、乞巧節游園會……從上周末起,我市多個景區已經啟動七夕專場活動。主辦方在深挖傳統節日內涵的同時,防控之弦不松懈,游園秩序井然有序,游客的文明素質提升,也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穿越”到古代,身臨其境過“乞巧節”
和心愛之人穿上古裝,在清脆的“楓”月同心鈴聲中,穿越到千百年前,著古裝、食古食、品古茶、游古園……身臨其境過一回古人的七夕乞巧節。8月22日—25日,棲霞山風景區內舉辦的“金陵棲緣記”——2020棲霞山棲夕游園會,吸引了眾多年輕情侶的目光。
回廊上懸掛的數十盞古風燈籠,景區為七夕特別定制的“楓”月同心鈴,宣傳冊上印著的倉央嘉措的動人情詩……上周末,棲霞山風景區里浪漫氣氛濃濃。這里還設置了六個展位,分別以“衣”“食”“茶”“賞”“遺”“創”為主題,還原古時的市集場景。與此同時,景區文明旅游的氛圍也很濃厚,多處張貼了“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等宣傳標語。
情侶們可以逛攝山市集,不僅能租賃精美漢服,還能免費拍攝漢服大片,演繹兒時的武俠劇場景;也可以在市集現場品一盞茶,還可以品嘗到糖葫蘆、酥梨點心、七夕巧果等古代美食。現場還有月老送紅繩、詩詞大賽等互動環節。
記者注意到,景區設置了4處新式的四分類垃圾桶,分別是紙類、金屬、玻璃和塑料。游客賀琮和妻子帶著6歲的孩子來游玩,孩子順手想把喝完水的塑料飲料瓶丟進標著“紙類”的垃圾桶,被媽媽阻止了,告訴他應該投進“塑料”垃圾桶里。“景區垃圾分類做得挺好的,讓孩子們從小養成好習慣。”
為了讓游客安全度七夕佳節,景區防控之弦絲毫不放松。入園需要戴口罩、測體溫、核驗健康碼。游客也都能自覺遵守。
愛情戲曲和音樂噴泉交相輝映,浪漫十足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上周五晚,玄武湖景區的蓮花廣場上,2020玄武湖荷花節·美好生活秀出來——“幸福南京人”系列演出之七夕情人節戲曲專場正在上演。南京市文化館群星戲曲藝術團的演員們,為市民、游客和戲迷朋友獻上一場關于愛情的視聽盛宴。
越劇《春香傳·愛歌》、黃梅戲《天仙配·滿工對唱》、越劇《柳毅傳書·湖濱惜別》、越劇《桃花扇·惜別》……當天,演員們帶來了8首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愛情戲曲。
演出結束后,不少年輕情侶攜手漫步在湖邊,欣賞如夢如幻的燈光音樂噴泉秀。以蓮花廣場主舞臺為中心,湖面上的數十道噴泉在音樂聲中,搖曳生姿,變幻出七彩的顏色和不同的造型,在夜幕下仿佛童話世界。
“今晚的玄武湖七夕活動,前來游園的情侶、游客不少,但是大家入園時都排好隊,依次出示預約信息和健康碼。入園口、游船碼頭等地也標出了醒目的‘一米線’,提醒大家保持距離。”當晚,帶著女朋友來感受七夕氣氛的游客鹿小鳴告訴記者。
活動結束后,負責清場的工作人員也為游客文明素質點贊。“今晚,我們在蓮花廣場安排了七八個保潔員。但散場時一看,座位和地面上都比較干凈,幾乎沒有游客隨手亂丟垃圾。”玄武湖景區管理處物業管理中心部長孫勁松說。
國風國潮集市,挖掘傳統節日內涵
身材高挑的模特,身著印滿各色花卉的旗袍,在絢麗的彩燈映襯下,緩緩走來……8月22日晚,“花漾年·湖畔情”七夕鯨夜集市于南京旅游集團國展中心北廣場啟幕,一直持續到8月25日。現場創意設置了“雙集市”,融合了國潮帳篷集市和后備廂集市兩種形式,讓國潮與現代碰撞出火花。
記者在現場看到,充滿國風古韻的集市,吸引了不少年輕男女。在古風攝影工作室的攤位前,三三兩兩的年輕姑娘結伴而坐,描出柳葉彎眉,穿上羅裙戴上珠釵。這里還集合了手作旗袍、手作香囊、發簪、胸針、手鐲、耳環等琳瑯滿目的古風服飾、配件。在剪紙攤前擺著“花好月圓”“比翼雙飛”“百年好合”“和合如意”等剪紙作品。
在后備廂集市區,50余輛車后備廂一一打開,裝滿了手工文創、美食花卉、潮趣玩具等精致小物。
“攤位琳瑯滿目,有看點有內涵。大家游玩的秩序也非常好,大伙兒都很自覺地排隊。美食攤位的小吃比較多,但地面上干干凈凈,幾乎沒有包裝紙和油漬。”游客王盈盈說。
倡導節約健康飲食,七夕要“浪漫”不要“浪費”
七夕,吃一頓浪漫晚餐是不少情侶約會的選擇。記者了解到,城區一些餐廳七夕節當天的餐位已經早早預訂完了。不過,過七夕要“浪漫”不要“浪費”,倡導節約健康飲食,成為今年人們過七夕的主題之一。
南京各大餐飲門店搭上“節日經濟”的順風車,紛紛推出營銷活動。不少餐廳還專門布置了七夕節主題的用餐環境,如在餐廳內貼上牛郎織女相關的裝飾畫,一些餐廳甚至為七夕設置了新的食譜,推出“天仙配”“佳偶天成”“永結同心”等契合七夕主題的新菜。民國往事餐廳新百店推出了幾道風花雪月的菜品,“‘你是我的掌中寶’這道菜就是借菜名獻愛,頗具節日特色。”餐廳服務員王小明說。
如何引導消費者在宴請消費中摒棄“愛面子、講排場”的陋習?南京餐飲界人士表示,餐廳既要尊重顧客消費需求,又要科學設計菜單或者套餐。
海底撈火鍋餐廳大行宮店負責人韓麗娜告訴記者,餐廳推出了七夕套餐,包含牛肉、羊肉、娃娃菜、血旺4道菜。“娃娃菜寓意是白頭到老。套餐標價77元,也包含著對有情人的美好祝福。套餐是小份裝的,兩個人吃剛剛好。”韓麗娜說。
在外面吃人太多,在家吃又沒有精力下廚,怎么辦?七夕當天,消費者可直接在小廚娘淮揚菜官網上訂購七夕情人節浪漫套餐,餐廳免費配送到家。小廚娘餐飲集團市場負責人李女士告訴記者,在七夕這樣的節日里,情侶們更希望在私密空間中享受二人時光。“在家吃飯一般不會浪費,這頓吃不完用保鮮膜包好放冰箱,下頓還能接著吃。”
往年的七夕,90后公司職員夏濤會和女友去吃一頓燭光大餐,到電影院看電影,花費往往要好幾百元。“今年的七夕,我們想過得節省又不失浪漫。”夏濤表示,他計劃今天早上去菜場買些原材料回來,在家為女友做一頓“浪漫家宴”,“節儉過節,女友還能給我打打下手,增進感情,挺溫馨的!”
賞民樂看電影,用現代方式傳承“我們的節日”
七夕是一個詩意而浪漫的節日,有許多有趣的風俗,古人把對七夕的情感傾注在詩詞、音樂上,今天的南京同樣通過藝術,用現代方式傳承七夕節日文化。
七夕之夜,南京民族樂團將在江蘇大劇院帶來一場《七夕佳節音樂會》,以民樂語言描繪花好月圓時的浪漫與深情。這場音樂會的曲目都與愛有關,有的取自千古流傳的歷史故事,如《雙星鑒》與《云裳訴》以音樂刻畫唐明皇楊貴妃刻骨之愛;有的取自當代流行音樂,《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愛情》的原曲大家都耳熟能詳;《小青馬》《雪意斷橋》《思念》則為音樂會增添了不同的地方特色。
南京民族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張列告訴記者,為編排一張有心意又有新意的節目單,南京民族樂團下了一番苦功夫。“一要選擇與七夕主題相符合的曲目;二是要觀眾耳熟能詳,接地氣;三是要考慮曲目演奏難度,最后才確定了現有的8個曲目。”在南京,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表現出了對民族音樂的熱愛,“我們對一些曲目進行了創新。比如,七夕將演奏的民族管弦樂《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就是改編自流行音樂,用傳統樂器來表達經典情歌。”張列說。
“在傳統節日到來之際奏響經典,以國樂的音樂特質演繹關于愛的永恒話題,展現古典與現代的交融與碰撞,希望使讓觀眾在感受深厚文化情懷的同時,加深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向往。”南京民族樂團團長戴音說。
去看一場浪漫電影也是很多南京情侶度過七夕的好選擇。民俗研究學者堅叔介紹,過去有一部戲曲《天河配》,講述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很受歡迎,七夕這天是很多人的“必選項目”,如今去電影院看浪漫愛情電影,是這種風俗的延續。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蕎麥瘋長》《小婦人》3部影片瞄準七夕檔,8月25日一起上映。根據貓眼數據,奇幻愛情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目前在南京總共排映3747場,排片占比高達45.3%。影片極具告白氣質的片名,結合觀眾積攢已久的觀影情緒,凝練成一句“2020第一場愛情電影,一定要和最愛的人一起看”的情感號召。一起看《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成了一件很有節日儀式感的事兒。
聲音
棲霞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園林管理科黨支部書記周長偉:
景區游客的文明素質提升非常快。幾年前,游客摘花、折楓葉的現象時有發生,現在基本上看不到了。今年6月下旬,我們在景區投放了一批新式的四分類垃圾箱,一開始還擔心游客不配合,設立了專門的引導人員。后來發現游客的環保意識也在提升,他們會有意識地把飲料瓶、果皮紙屑等垃圾分開投放。
頌福樓酒店定淮門店店長王文霞:
這幾年全社會都在倡導“光盤行動”,“珍惜食品、制止浪費”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正深入消費者心中。我們餐廳能明顯感覺到浪費現象在減少,消費者點餐時也很克制。七夕到了,我們也希望借助傳統節日的力量,引導廣大消費者自覺抵制浪費,提倡綠色消費,珍惜糧食。
本組撰稿
南報融媒體記者邢虹李子俊翟羽
實習生劉紫秋喻燕
通訊員戎飛霞吳燕蔡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