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素有“祥泰之州”的美譽。這片浸潤著梅派曲韻與善德文化的土地,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好人成績單”——7人獲得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36人(組)獲得江蘇省道德模范及提名獎,107人(組)入選“中國好人”,201人(組)入選“江蘇好人”。
這座既傳承著千年文脈、又煥發著時代活力的城市,為何能持續涌現向善力量?答案藏在“學好人、敬好人、做好人”的城市風尚里,更藏在一套精心構建的先進典型培育體系中。
精準發現,深挖好人“源頭活水”
2025年2月11日清晨,泰州市醫藥高新區(高港區)胡莊鎮劉蕩村村民劉石兵躍入冰冷河水,成功救起五名落水者。現場視頻經傳播后,在泰州本地社交平臺引發廣泛關注。2月17日,《人民日報》抖音號轉載該視頻,收獲超330萬點贊,“泰州大叔”的英勇形象破圈傳播。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國好人榜”發布,劉石兵入選“見義勇為”類身邊好人。

人民日報抖音號為劉石兵點贊
“玉在璞中,待人而識”。好人培育,首在發現。針對典型平時“養在深閨無人識”、戰時“急拿現用”等問題,泰州開展面向全市的“百姓善行榜”事跡推薦活動,深入挖掘那些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影響力大、群眾認可度高的感人事跡,同時開通24小時“好人好報”全媒體推薦平臺與熱線,廣泛接收來自市民與基層的線索報送,將“找好人”的過程,變成全民參與、全民關注、全民受教育的過程。
頂層設計暢通了線索來源,而如何系統、高效地“找”到這些散落在角落的閃光點呢?泰州通過“四圈聚焦”,給出了清晰答案。
在工作圈里“找”,廣泛鏈接公安、教育、工會、團委、婦聯等職能部門,建立常態化信息共享機制,定期梳理掌握各條線、各領域涌現的先進人物與事跡;在家庭圈里“聊”,動員宣傳干部通過家庭基本單元,在與親朋好友閑聊家常中發現身邊典型;在朋友圈里“翻”,利用線上線下朋友圈,在分享見聞、隨手記錄中發現好人好事、美德善行線索;在公眾號里“挖”,從新聞線索中延伸發現、持續追蹤,將散落在輿論場中的閃光點匯聚成典型培育的源頭活水。
梯次推進,鋪就典型“進階之路”
“好人”的成長,需要土壤,更需要階梯。泰州建立健全上下聯動、梯次推進的好人推薦機制,致力于悉心培育每一顆“種子”,持續放大每一束光芒。
泰州將典型培育的觸角深深扎進村居一線,以接地氣、有溫度的評選活動筑牢好人成長的堅實根基。靖江市馬橋鎮徐周村定期推選“最美家庭”“徐周好人”,樹立鄉風文明標桿;海陵區九龍鎮姚家社區連續三年開展“社區優秀居民代表評選”,讓身邊榜樣持續涌現。這些扎根基層的探索,通過鄰里推薦、入戶走訪、“兩委”評議等方式,確保典型立得住、有口碑、服眾望。

“百姓故事匯”邀請身邊好人分享正能量故事
鎮街是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興化市戴南鎮積極打造文明積分微模式,積極推選文明家庭、身邊好人等各類典型,姜堰區三水街道、張甸鎮定期從村居推薦人選中“好中選優”,配套積分兌換、張榜表揚等措施,助力典型獲得更廣泛的認可。
市區級層面是典型走向全省全國的重要推手。泰興市廣泛開展“佤的好人榜”事跡線索征集活動,大力弘揚真善美,廣泛傳遞正能量;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深入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廣泛發動干部群眾參與推薦評選,形成了群眾推、群眾評、群眾學的良性互動格局……

“江蘇好人”李光才發揮榜樣力量,為孩子們講述紅色故事
多點開花的區域探索,如同星光匯入三水,共同托舉著“泰州好人”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立體傳播,點亮城市“道德星空”
發現好人,更要讓好人的事跡傳揚開來,讓好人的精神浸潤人心。
泰州著力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矩陣,持續開展“中國好人發布會”、典型事跡巡回宣講等活動,注重挖掘“好人”的成長歷程、心路歷程和日常生活中的閃光點,講有血有肉、可親可敬的好人故事。

泰州市舉辦“中國好人”張華蘭發布會
為進一步把“好人故事講好”,泰州創新宣傳形式,讓抽象的美德精神轉化為可看、可感、可學的生動場景。
9月19日,“追光·泰州榜樣”——泰州市道德模范、身邊好人主題攝影展在泰州市金融中心(泰福里廣場)與廣大市民見面。泰州市攝影家協會組織優秀攝影師,歷時三個月深入走訪,用鏡頭聚焦平凡中的偉大。206件攝影作品生動記錄了55位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崗位上的真實瞬間,以影像語言傳遞溫暖力量。“帶孩子來看看就明白,榜樣就在身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那樣的人。”市民丁鑫在觀展后深有感觸地說。

市民帶孩子在“追光·泰州榜樣”攝影展興化篇展區,駐足了解道德模范事跡,傳遞榜樣力量
如何讓好故事傳得更遠、更入心?泰州市將“身邊好人”、道德典型的故事創新改編為舞臺劇、小品、歌曲,善行故事傳遍了千家萬戶:以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嚴慧為原型,姜堰區精心打造情景舞蹈劇《伴您到老》,全省巡演17場,社會反響熱烈;以“泰州好人”等典型事跡編印成的《泰州美德善行故事繪》等讀本,免費發放給市民……在泰州,“好人好事”正以多元形態,持續釋放感染力與影響力。

情景舞蹈劇《伴您到老》
暖心禮遇,筑牢好人好報“幸福基石”
“既要讓好人受尊崇,更要讓好人有保障。”泰州將這一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每逢重大節慶,邀請道德模范、“身邊好人”作為嘉賓參加各類活動,同時通過組織免費體檢、落實專項幫扶等關懷舉措,讓“好人”真正感受到全社會的敬意與溫暖。
在此基礎上,各市區積極探索,讓禮遇措施更加務實暖心:興化市為道德模范們頒發好人禮遇卡,讓崇高的道德行為不僅能收獲贊譽,更能兌換為實實在在的便利與優惠;海陵區出臺《海陵區道德典范禮遇辦法(試行)》,道德典范在可獲得1000元至10000元不等獎勵的基礎上,最高可享受包括就醫、就業、創業和基本生活方面共計25條禮遇幫扶措施;醫藥高新區(高港區)特別關注因善行義舉致傷致殘的模范和好人,著力幫助道德模范解決生產、生活、學習上的困難……
泰州對“好人”的禮遇更注重精準關愛。針對今年大學畢業的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嚴慧,姜堰區在充分征求本人意愿的基礎上,形成禮遇方案,吸納其入職本地文旅集團。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優秀青年的就業發展問題,更讓道德榜樣獲得了扎根家鄉、回報社會的寶貴平臺,實現了從“一時感動”到“長遠發展”的跨越。
如今,行走在泰州城鄉,好人善舉處處可見,“一個典型帶動一群人,一群好人溫暖一座城”的效應持續釋放。千萬點凡人星火,已匯聚成璀璨的道德星河,照亮了“祥泰之州”的幸福家園,也標注出泰州文明建設的新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