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ya4q"></strike>
<strike id="gya4q"></strike>
  • <fieldset id="gya4q"><input id="gya4q"></input></fieldset>
    <abbr id="gya4q"><sup id="gya4q"></sup></abbr>
  • <abbr id="gya4q"></abbr>

    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婦聯等部門2019年5月啟動第二屆江蘇省文明家庭評選工作。工作開展以來,廣大群眾踴躍參與,各設區市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經過逐級舉薦、層層審核、社會公示、擇優遴選等程序,向省評選工作辦公室推薦了候選家庭。經省評選工作辦公室組織評審并征求省有關部門意見,現將100戶第二屆江蘇省文明家庭候選家庭予以公示。 公示日期為2019年8月19日至25日。省評選工作辦公室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對候選家庭進行監督評議,如有意見建議,請于8月25日前向省評選工作辦公室反映。通訊地址:南京市鼓樓區北京西路70號省文明辦創建管理處,郵編:210013,電話:025-88802683(兼傳真),電子郵箱:jsshdc@163.com。

    第二屆江蘇省文明家庭評選工作辦公室

    2019年8月19日

    南京市江寧區谷里街道張溪社區
    馬吉康一家住在江寧區谷里街道張溪社區徐家院村,在社區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過程中,馬吉康家庭也逐漸樹立起崇尚文明、主張綠色環保的優良家風。“綠色環保,從我做起”是他們一家的環保口號。妻子夏友蘭是一名保潔員,也是徐家院的綠色使者。[詳細]
    南京市溧水區和鳳鎮吳村橋村
    計竹華1986年出生后,就被溧水區和鳳鎮吳村橋8組計福至、姚金美夫婦收養。天有不測風云,在計竹華12歲時,46歲的養父身患絕癥去世,兩年后22歲的哥哥也患絕癥離世。2016年夏天,她的養母又突發腦溢血送醫院搶救。[詳細]
    南京市高淳區椏溪街道趙村
    馮建新家庭一家六口,家住南京市高淳區椏溪街道趙村社區桂元下。馮建新忠厚老實、吃苦耐勞;妻子勤儉持家、孝敬老人;兒子投筆從戎、報效國家;兒媳勤勞善良、支持丈夫的理想。馮建新1960年出生,1984年與妻子蔡榮美結婚后相互扶持,相濡以沫。[詳細]
    南京市建鄴區南苑街道吉慶社區
    朱莉本科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研究生就讀于東南大學電路與系統系;丈夫楊崗是南京大學博士、研究員,2002年起在揚子晚報社從事編輯記者工作,2015年轉入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傳媒學院任教,累計發表文章、著作100多萬字,參與多項省部級課題研究。[詳細]
    南京市六合區雄州街道錢倉村
    孫平一家樂于助人,經常幫周邊鄰居免費安裝自來水、換燈泡、換水龍頭等,薛同琴常幫鄰居的褲子縫線、換拉鏈,女婿溫徐濤熱心幫他人網購、修電腦,女兒孫雪清一直堅持定期免費為周邊的留守兒童進行課業輔導。[詳細]
    南京市秦淮區洪武路街道王府園社區
    李遠來,男,1945年12月生,中共黨員,省紀委退休干部。13年來,他日夜照料沉睡在床的妻子,把對親人的愛凝聚在每天的翻身與喂飯里,慢慢喚醒了沉睡中的老伴,用愛創造了奇跡。[詳細]
    南京市江北新區沿江街道馮墻社區
    陳燕是南京市浦口區俊逸園藝中心經理,丈夫徐立山是南京金鵬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兩人是一路同行的恩愛夫妻、也是彼此競爭、共同進步的同行。[詳細]
    南京市浦口區橋林街道林東社區
      陳先龍是依維柯公司一名司機,妻子王榮梅在南京新紀元大酒店工作。自1992年兩人結婚以來,夫妻二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幫助,同甘共苦,相親相愛;1993年,兒子陳超的出生,開啟了這一家3口人和和美美的幸福生活。[詳細]
    南京市雨花臺區鐵心橋街道春江社區
    提起百歲老人丁雪英,南京市雨花臺區鐵心橋街道春江社區鴻覺坊的居民們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的長壽讓人羨慕,她的兒子莫文全一家幾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老人更是令人稱贊。每個家庭成員都孝老、愛老,丁雪英老人始終保持著開朗樂觀的心態。[詳細]
    南京市秦淮區洪武路街道王府園社區
    顧正宇是一名臨床醫生。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他凡事都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他經常加班加點工作,手機24小時暢通。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顧正宇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參加省內公益急救知識普及,義務傳播健康和安全知識。[詳細]
    南京市秦淮區大光路街道太陽溝社區
    高云是一名鐵路系統的普通黨員,多年來一直認真做好本職工作,默默從事公益活動。她愛崗敬業,所在班組被評為上海鐵路局三八紅旗集體。她懷孕期間自愿加入中華骨髓庫,持續獻血十多年,榮獲南京市無償獻血奉獻獎。[詳細]
    南京市鼓樓區挹江門街道妙峰庵社區
    紀尋說:“生命在于戰斗。我要做一個戰士,不停地戰斗下去。我要站得更遠,飛得更高。”在家人的支持鼓勵下,紀尋做到了,她先后獲得法國政府獎學金、加拿大政府研究資金,并赴美國和法國留學,取得2個碩士學位。[詳細]
    蘇州市姑蘇區友新街道象牙社區
    這是一個運動、陽光,獲得很多獎牌的家庭!體育賦予了這個家庭強健的基因,馬劍清、賈淑君無論是在運動員的崗位上,還是在教練員的崗位上,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們又用多年的教練經驗精心培養孩子馬俊彥:自立自信自強,全面發展、表現優異。[詳細]
    蘇州市姑蘇區金門街道虹橋社區
    劉士花,江蘇蘇州人,是一名軍嫂,也是一名普通的園林職工。2003年結婚以來,因愛人陳濤的工作經常調動,兩人聚少離多,尤其是近九年,一家人相處的時光一年幾乎不足20天。為了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她一人擔負起照顧兩家老人及孩子的職責,幾乎是單位、家里兩頭跑。[詳細]
    蘇州市相城區渭塘鎮翡翠家園社區
    孫華妹2011年開始從事敬老院工作。她心地善良、為人誠實,樂善好施,工作上勤勤懇懇,把敬老院當作自己的家,照顧老人衣食起居,為他們梳頭洗衣,閑時就與他們拉拉家常,得到了敬老院和群眾的一致好評。孫華妹家庭先后獲得“蘇州市最美家庭”“相城區文明家庭”等稱號。[詳細]
    蘇州市虎丘區東渚街道龍山社區
    李盼盼是一名人民法官,丈夫趙如濱是一名人民檢察官,夫妻倆相識相伴十四載,兩人志同道合、孝親敬老、詩書持家、熱情助人,用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詮釋了愛與家的真諦。[詳細]
    蘇州市高新區通安鎮樹山村
    他以熱愛家鄉、創新創業的精神在農村開辟了一方天地,他以勤勉為民、甘于奉獻的行動引領了農村的新風尚,他以信篤行、以誠興業,堅守著一個普通村民的初心,踐行著鄉村振興的使命。[詳細]
    蘇州市姑蘇區金閶街道環秀社區
    范文賢長期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建立了蘇州知青文化研究會。建會三年,得到宣傳部門和民政部門的認可和表彰。這歸功于他啟蒙時期的家庭教育和家規家訓,可以說父母是他成長的第一任良師。[詳細]
    蘇州市姑蘇區滄浪街道萬年社區
    金玉飛1988年參加公安聯防隊伍,目前任胥江派出所輔警中隊長,從事巡邏防控兼便衣工作。三十年如一日投身公安事業,金玉飛始終戰斗在一線,對轄區治安的點、線、面耳熟能詳。[詳細]
    張家港市錦豐鎮后生二村
    自古有言“上陣父子兵”,周富明、周汛峰兩代人的“長江保衛戰”,已經持續了五十多年。在市長江防洪工程管理處,周家父子是大家的好榜樣。父親周富明,把自己大半輩子獻給了長江。1965年,周富明高中畢業,進入沙洲縣水利局工作。[詳細]
    蘇州市吳江區汾湖高新區黎里鎮躍進村
    周根宏是蘇州藍天救援隊的隊員,也是蘇州市美和醫用凈化工程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企業家做公益,在吳江有不少,但將大部分業余時間花在救援他人中,就比較少見了。周根宏介紹,他每年參加公益生命救援時長近600個小時。[詳細]
    蘇州市工業園區斜塘街道星濤社區
    30余年來,顧少華堅持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經常接受群眾求助咨詢,調解民間糾紛,紓解社會矛盾;成功組織救助各類遭受天災人禍而無法自救的特困病殘人群和家庭;為多名遭受家暴的婦女兒童成功維權。[詳細]
    常熟市琴川街道洪涇里社區
    常熟市洪涇里社區居民高耀興一家,是個不幸的家庭,兒子高淳一出生,便患有先天性肌遲緩癥,生活完全無法自理,一切要靠父母照顧,可以說,從兒子出生的那天起,高耀興與妻子顧克霞的人生便陷入了一個無可掙脫的泥潭。[詳細]
    無錫市濱湖區河埒街道協民社區
    王健,無錫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檢查一股副股長。十多年如一日奮戰在地稅稽查一線,鉆研疑難案件、學習各科知識,連續六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連續三次榮立三等功。 [詳細]
    無錫市錫山區安鎮街道膠山村
    “崇尚愛、傳播愛、踐行愛”是無錫陽光善行志愿團的公益使命,更是鄧志鋒帶領志愿團從幾個人到幾十人、再到現在1000多人的公益使命。[詳細]
    無錫市梁溪區南禪寺街道新江南花園社區
    自2010年調入市紀委工作以來,楊高明長期奮戰在執紀審查調查一線,工作兢兢業業、成績斐然, 9年來每年在案200多天,共辦理信訪件200余件,參與專案13個,查辦了醫療、環保、糧食等領域的多起大案要案,并曾抽調參加江蘇省委巡視工作,先后多年獲得嘉獎。[詳細]
    宜興市丁蜀鎮查林村
    這是一個用愛心播撒教育火種的家庭。鄭法娣全家二十年如一日,用艱辛換來了累累碩果,用執著點亮了希望火種,一批又一批學生在這里成長、成才,一個又一個故事在這里溫暖演繹,她用愛給學生們點亮了一盞明燈。[詳細]
    無錫市梁溪區金星街道朗詩社區
    這是一個傳播愛心幸福和諧的六口之家。胡源全家還是一個公益理念代代相傳的家庭,胡源的父親胡光明作為一名老黨員,20多年前就積極參與“希望工程”,資助河北省貧困生,受到胡錦濤主席接見。如今胡源夫婦、胡光明夫婦帶著第三代的孩子們一起,積極投身公益志愿活動,讓家風美德代代相傳。[詳細]
    江陰市澄江街道大橋社區
    這是一個常年奉獻愛心的公益家庭。胡士勇,江陰市周莊鎮華宏村黨委書記。傳承好家風,恪守好家訓,構筑好家庭。胡士勇全家謹記“愛拼才會贏 有舍才有得”的家風家訓,創新創業,恪守勤儉,勤勞致福,奉獻社會。該家庭2017年獲評無錫最美家庭,2018年獲評江蘇最美家庭,2019年獲評全國最美家庭。[詳細]
    無錫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太湖街道東絳社區
    這是一個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的家庭。該家庭2016年獲評無錫市最美家庭,2017年獲評江蘇省“最美家庭”,2018年獲評全國最美家庭。 [詳細]
    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住基村
    在惠山區陽山鎮住基村察亭橋有戶家庭, 21年來,一家人不離不棄,攜手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堅守著平淡的幸福,他們就是陽山鎮住基村的蔣彩琴家庭。[詳細]
    常州市天寧區茶山街道麗華社區
    戈翠平夫婦自2009年應聘到常州市兒童福利院模擬家庭至今已有10個年頭,他們與孤殘兒童之間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是卻親如一家人。10年間戈翠平夫婦先后撫養了9名特殊兒童,對待孩子親如己出,對待工作勤勤懇懇,對待同事熱心誠懇。[詳細]
    常州市新北區春江鎮魏村社區
    夫婦都熱心公益, “水滴籌”等互助平臺上有他們的捐款,婦聯團委發起的困境兒童的微心愿中有他們的捐獻圓夢, “一加愛心社”的玫瑰義賣現場、常州市雷鋒廣場志愿服務行、自閉癥關注日公益毅行、第三屆江蘇省志交會活動,都留下了他們動人的身影。[詳細]
    常州市金壇區直溪鎮天湖村
    從1971年入行,史煥榮在建筑行業摸爬滾打幾十年,以他為領頭羊的建昌建筑公司,培養出一大批建筑精英人才和精英企業,從而也孵化出了當地建筑業一個全盛的發展時代。他致富不忘家鄉,帶領家鄉人民共同致富。[詳細]
    溧陽市戴埠鎮南渚村
    夫婦兩人還組建了一支“紅領巾”志愿服務隊伍,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讓孩子能夠養成閱讀的習慣,積累知識,拓寬眼界,另一方面想潤物細無聲地在孩子心中播下志愿服務與美德文化的種子,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詳細]
    常州市天寧區蘭陵街道浦北社區
    李敏益一家三口均為常州市公安局民警,他們將青春與熱情投入藍色警營,用忠誠和奉獻鑄就金色盾牌。李敏益夫婦在生活中始終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孝順長輩,努力為孩子做好榜樣。[詳細]
    常州市鐘樓區五星街道都市桃源社區
    出生于1989年的周聰,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游泳天賦,作為泳壇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江蘇隊的主力,他早早地被國家隊相中,前途一片光明。[詳細]
    鎮江市丹徒區榮炳鹽資源區高莊村
    一家人事業越做越大,但樸實謙遜的品質始終如一。“一家大好人!”這是當地百姓對沈填珍一家的由衷贊嘆。2017年,沈填珍被評為丹徒區“十佳優秀共產黨員標兵” ,她的發言感動所有人: “我們要用黑乎乎的雙手開好每塊地、種好每塊田,為老百姓做點實事、好事。”[詳細]
    鎮江市潤州區和平路街道牌灣社區
    張久召是警隊楷模“護花使者”。他先后榮獲“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交警系統“執法標兵”、鎮江市“勞動模范”等榮譽。14年前,“因愛而來”,從部隊轉業至妻子家鄉鎮江。到警隊后,他創新“說理工作法”和“四四六”工作法,并在全市推廣。[詳細]
    丹陽市訪仙鎮紅光村
    張長興今年已經84歲高齡,有將近60年黨齡。張長興和他的家人將“小家”化為“大家”,把和睦溫馨的家建設成了基層黨組織開展學習教育、凝聚人心、服務群眾的最前沿陣地。張長興表示:只要黨需要,我和我的家人可以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詳細]
    鎮江市潤州區金山街道銀山門社區
    張桂保是一名中學教師,妻子也是一名代課老師,夫妻倆相敬相愛,熱愛事業,在平凡的崗位上發熱發光。夫妻二人在教學工作中,注重積累經驗,創立“諧音記憶法”、“順口溜熟記法”、“數字記牢法”、“趣味學習法”等多種深受學生歡迎的學習方法。[詳細]
    鎮江市鎮江新區大路鎮小港村
    龔舒林家庭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家庭,堅持“向上、向善”的生活理念,秉承踏實做人、耕讀傳家的淳樸家風,他們全家的善行也影響了身邊人,成了鄉人競相效仿的模范家庭,家庭成員的事跡也多次被省市媒體報道。[詳細]
    句容市茅山風景區夏林村
    戴榮斌是茅山老區一名普通農村婦女,言語雖樸實,內心卻熾熱。讓人動容的是,在烈士精神的感召下,戴榮斌的父親和兒子,祖孫接力參軍衛國。用真情書寫擁軍情懷,把紅色基因世代傳承,戴榮斌一家的文明家風深深感染著茅山革命老區人民。 [詳細]
    揚州市瘦西湖景區梅嶺街道鳳凰橋社區
    社區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單獨照顧患有精神病的女兒40多年,在老人力不從心的時候,她主動幫助老人料理家務,給老人的女兒喂藥,老人的手機上最經常撥打的就是她的電話,無論是何小事,她隨叫隨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志愿者的諾言。[詳細]
    ?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童興村
    顧仁家庭,注重用國法家風治家,遵紀守法,家庭和睦。顧仁和妻子袁繼蘭都是中共黨員,夫妻倆能夠發揮黨員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示范作用,教育別人知法守法,教育家人遵法守法。妻子袁繼蘭敬業的事跡被刊登在《中國人口報》上。[詳細]
    儀征市真州鎮奎樓社區
    2002年1月4日,福建漳州圓山突發山林大火,為保護武器裝備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江蘇揚州籍戰士葛新鋒英勇撲救,全身燒傷面積為76% ,榮立一等功。[詳細]
    高郵市送橋鎮天山社區
    譚永山本人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揚州市高郵市送橋鎮天山初級中學一名普通的數學老師,他放棄城里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毅然回到天山母校任教,一教就是三十年。[詳細]
    揚州市江都區仙女鎮東苑社區
    在戴華的家庭里,夫妻互敬互愛,工作生活互幫互助。戴華家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家庭文明與幸福,公益道路永不停步,他們永遠在引領、感染更多的人參與,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揚州貢獻更多家庭的力量。[詳細]
    泰興市虹橋鎮張公村
    朱榮庭家庭,居住在泰興市虹橋鎮張公村,家庭成員2人。在張公村,朱榮庭是群眾公認的熱心人。2016年,朱榮庭與他人合伙創辦了泰興市榮致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已幫助本村群眾解決就業崗位20多個。[詳細]
    泰州醫藥高新區鳳凰街道劉莊社區
    朱德勝家庭,泰州醫藥高新區鳳凰街道劉莊社區,家庭成員5人。朱德勝是一名平凡的“80后”水電工,也是家喻戶曉的明星。他曾義救摔傷女孩并墊付醫藥費,勇救被撞老人并協助抓獲肇事者,也曾兩次跳河救出5名落水者。[詳細]
    泰州市海陵區城中街道書院社區
    汪根家庭來自泰州市海陵區城中街道書院社區,家庭成員2人。這是一個將大愛奉獻給社會的失獨老人家庭。13年前,獨子猝然離世,讓這個家庭陷入黑暗。汪根、胡筱玲夫婦并沒有在悲痛中喪失希望,他們積極參加社區公益活動。[詳細]
    靖江市孤山鎮城北園區王莊村
    張東海家庭,居住在靖江市城北園區王莊村,家庭成員5人。1947年出生的張東海自幼喜歡講經,高中畢業后,他先后拜靖江寶卷講經藝人鐘茂堂、袁戈生等為師,形成了柔和順暢、情感豐富的講唱特點。[詳細]
    泰州市姜堰區張甸鎮張甸村
    去年,黃順夢聯合志同道合的姐妹成立了張甸鎮第一個女性公益組織——“解語花”社會服務中心,先后開展了“寒冬送溫暖、愛心送姐妹”“母親郵包、快樂傳遞”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為急需幫助的少數民族困難家庭釋疑解惑、排憂解難。[詳細]
    泰州市興化市沈倫鎮樊榮村六組
    樊才林家庭,居住在興化市沈倫鎮樊榮村,家庭成員5人。樊才林家庭是一個熱心關愛事業的家庭。樊才林用80%房屋、80%退休工資、80%的精力,創建“關情書苑”、設立“愛心互助會”、建成“樊才林紅十字志愿者工作室”等。[詳細]
    南通市如皋市長江鎮永平閘村24組
    石曉華,1976年出生,6歲時不幸遭遇了一場觸電事故,性命雖保住,但永遠失去了雙臂,生活中的困難可想而知。但他沒有放棄學習,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練習用嘴咬筆寫字,用腳打電腦,努力學習生活技能。[詳細]
    南通市崇川區任港街道弘運社區
    25年前,年輕的石高榮、徐劍蓮夫婦迎來了他們愛情的結晶,寶貝女兒的到來給一家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歡聲笑語。[詳細]
    如皋市磨頭鎮新港村
    家族中有一位孤寡癡呆的老人,原本可以去敬老院,她舍不得,一直是由她的家庭來贍養。[詳細]
    海安市高新區鳳山村
    吳興寶家庭是一個幸福的三代同堂五口之家。他們互敬互愛、助人為樂,用真誠攜手走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用愛心構建了一個令人羨慕的幸福家庭。因為有愛,所以最美。[詳細]
    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新開街道星海社區
    家是避風港,因為有家人給你溫暖和慰藉;家是陳年佳釀,融進了理解和關愛,包含了更多的生命體驗。好媳婦賁微用寬闊的胸懷和無私的愛,生動詮釋了有愛的地方,就是家的美好內涵。[詳細]
    南通市通州區金新街道碧堂廟社區
    熱心公益,率先垂范。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活動,響應區婦聯開展的“社會父母助春蕾”活動,堅持關注弱勢群體,作為“社會媽媽”,定期資助貧困學生,作為希望來吧的志愿者,定期為外來務工子女送去書籍,傾聽她們的心聲。[詳細]
    南通市如東縣城中街道錦繡社區
    高山家庭是一個以書香融匯文明傳承,以共讀滋養生命內涵的四口之家。三年來,高山家庭用朗朗書聲富足了一批兒童的精神家園,他們的愛心事跡被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報道。高山被表彰為江蘇省“時代楷模”。[詳細]
    南通市啟東市南陽鎮北清河村七組
    啟東市南陽鎮北清河村的黃學沖、楊亞菊夫婦于1999年生下一對雙胞胎兒子,不同于健康的哥哥,小兒子黃浩席先天右前臂缺失。[詳細]
    海門市悅來鎮永平村
    在這個和睦的大家庭里,老夫妻用謙和的心、溫暖的愛、感恩的情,潛心培育出四個優秀子女。 [詳細]
    海門市海門鎮擁軍路社區
    相親相愛,和諧家庭。她不僅與丈夫互敬互愛,對女兒關愛備至、嚴加教育,對與非己所生的兩個兒子及媳婦也關懷備至、和諧相處。[詳細]
    東臺市梁垛鎮安洋村
    在姚勇眼里,王海琴就是支撐他的“雙腿”,是世界上最美的妻子,遇上她是他的緣,更是他最大的福氣。[詳細]
    鹽城市鹽南高新區黃海街道南苑社區
    畢良貴、錢仁蘭夫婦,結婚49年以來,風雨同舟、同甘共苦、聯袂公益、互敬互愛、互幫互學、家庭和睦、鄰里和諧。[詳細]
    鹽城市鹽南新區新都街道南港社區
    從消防部隊回到地方工作以來,朱權一直保留著退伍不褪色的品質,對待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詳細]
    鹽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步鳳鎮板土社區
    劉國臣在工作中愛崗敬業、積極向上,生活中家庭幸福美滿、崇德向善。夫妻敬業愛崗,子女熱情健康可愛,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贏得了鄰里的一致贊美。[詳細]
    鹽城市建湖縣近湖街道秀夫社區
    作為晚輩,夫婦二人不但從生活上關心老人,給老人買衣服和禮物,更從精神上關心他們,一有時間就去看望他們,陪他們聊天、散步。[詳細]
    鹽城市亭湖區新洋街道龍橋村
    吳登清,男,1962年2月生,亭湖區新洋街道龍橋村人,中共黨員,吳登清中醫診所負責人。吳登清兩歲時因小兒麻痹癥致雙下肢癱瘓。爬行讀書7年,以優異的成績初中畢業。后經三年十次手術,得以借助雙拐站立。[詳細]
    鹽城市射陽縣合德鎮發鴻社區
    張正勇與妻子王翠紅同在射陽縣雜技團工作,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幫助、同甘共苦,培養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2004年,張正勇臨危受命,帶著對雜技事業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勇敢挑起雜技團團長的擔子。[詳細]
    鹽城市響水縣東園街道城東社區
    張紅葉現任響水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兼縣糧油站站長,省第十三次黨代會黨代表、省婦聯第十三次婦執委。她心系農業,情牽農民,工作24年來,先后榮獲“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等稱號。[詳細]
    在當地,人們只要提起姚士群家庭,大家都交口稱贊:一是家風正,品行端,家庭內部無矛盾。而且遇事不張揚,低調做人。二是守家訓、安本份,鄰里關系處得好。三是不侈靡,勤儉持家口碑好。[詳細]
    60年前,19歲的王樹蘭,經人介紹從異地他鄉嫁入一個由四口人組成,但相互之間都沒有血緣關系的特殊家庭。近80歲的王樹蘭,經歷了人世間常人難以想象的打擊和磨難,但她仍然以頑強的毅力獨自一人扛起這個特殊的家庭。[詳細]
    淮安市盱眙縣淮河鎮明祖陵村
    葉海濤,男,1978年9月出生,盱眙縣淮河鎮明祖陵村葉橋組一名普通村民。重度傷殘的他以“愛心教室”為平臺,以驚人的毅力和微薄的力量,二十年如一日義務給農村留守兒童補習功課,在病床前用殘疾之軀點亮留守兒童的求學之路。 [詳細]
    淮安市清江浦區清浦街道富春社區
    從康復的第一天起,孫志軍和丈夫就從未想過放棄,在他們的內心只有兩個字:堅持。因為他們深深地知道,只有堅持,才有希望;只要堅持,就有進步;只要堅持,就會創造奇跡。[詳細]
    淮安市淮陰區王家營街道營東社區
    李寧,男,1984年9月生,云南省文山州人。他們一家人攜手并進,夫妻和睦、孝老愛親、鄰里融洽,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小事、點點滴滴的真情詮釋了家是愛的港灣的真諦。[詳細]
    淮安市清江浦區淮海街道健康路社區
    全家人主動參與社會公益事業,關注殘疾事業、關愛殘疾人員,多次參加“螢火蟲助殘社”活動,積極參加無償獻血,給貧困地區的孩子捐資助學。[詳細]
    淮安市洪澤區高良澗街道洪澤園三村
    潘恩巧是區委政法委的一名主任科員,現已退休。他是一位普通的共產黨員,照顧癱瘓妻子十余年、服侍老年癡呆母親九年,用行動詮釋真愛,用孝心譜寫了一曲感人贊歌。[詳細]
    宿遷市湖濱新區皂河鎮船閘社區
    孔祥亞是位80后中共黨員,現任湖濱新區九舟漁府飯店總經理、皂河鎮船閘居委會支委、扶貧專員。他們一家物質淡泊,不慕新潮,不擺闊氣,勤儉節約,積極投身于各種志愿服務活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詳細]
    宿遷市沭陽縣高墟鎮高墟社區
    2015年,妻子許芹在下鄉走訪中,發現一戶家庭,老夫妻已經80多歲,帶著6歲、3歲的兩孫女,她當場就給200元錢。在此之后,他們還拿出平時省吃儉用節省下來的1800元錢資助了古蓮村、李套村6戶貧困戶。[詳細]
    宿遷市宿豫區下相街道興隆社區
    張小麗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妻子、母親、媳婦,她用自己瘦弱的雙肩扛起了一個家的重任,綻放著木槿花一樣堅韌的美;她用女性的善良淳樸、包容堅強守護著家庭的希望。[詳細]
    宿遷市泗陽縣眾興鎮周莊社區
    向上向善是張正家庭的良好家風,孝老愛親更是張正亞家庭的傳統美德。張正亞家庭夫妻恩愛、孝老愛親、熱心助人、鄰里和睦,用點點滴滴的真情詮釋了大愛的真諦。[詳細]
    宿遷市泗洪縣大樓街道大新社區
    胡永家庭是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夫妻恩愛、鄰里和睦,熱心公益,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兒子胡玉銳在和諧的家庭氛圍熏陶下,從小就非常懂禮貌,尊重長輩,遵紀守法。[詳細]
    宿遷市洋河新區洋河鎮太平村
    退休后,為了給村民提供一個免費的休閑、健身場所,夫妻倆傾資傾力投入80余萬元在自家庭院基礎上創辦鄉村游樂園。為了節約每一分錢,臧道懷自學設計、繪畫、雕塑,瓦工、木工。[詳細]
    徐州市賈汪區大泉街道大泉社區
    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孫啟林有著十多年辦公室工作經驗,近3年來,他完全將自己融入到“稅宣月”、“營改增”、“金稅三期”上線、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和減稅降費等工作中。[詳細]
    新沂市新安街道新村社區
    陸娟,中共黨員,新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一名普通工作人員, 1990年參加工作,勤懇敬業、團結同事、尊老愛幼,處處發揮一個優秀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詳細]
    徐州市云龍區子房街道鐵花社區
    陳愛華夫妻二人均為鐵一中的退休黨員。全家人都喜歡看書看報,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嚴格遵紀守法。他們經常參與社區志愿者服務等各種社區公益活動,獲得居民一致感謝和好評。[詳細]
    睢寧縣桃園鎮散卓村
    在他的教育引導下,兒子、媳婦都非常孝順,待人寬厚,孫子孫女平常也都知冷知熱,幫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卓之林夫妻倆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一同克服了生活中的種種困難。[詳細]
    徐州市銅山區銅山街道樵村社區
    周書珍現為銅山街道無名山社區居委會主任,全家共9口人:愛人、婆婆、兩個女兒、女婿和兩個外孫。30多年來,全家人都把幫助別人作為自己的樂趣,他們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寬容厚道守護著真實的幸福,受到了周圍群眾的一致稱贊。[詳細]
    邳州市碾莊鎮大宋村
    當初一家人一毛錢一毛錢攢下來養育女兒,如今長大成人的養女對苦難的家庭不拋棄、不放棄,毅然用單薄的身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生活很苦,但是有了家人的默默付出,這個家就有了歡笑,有了生機。[詳細]
    徐州市銅山區銅山鎮樵村社區
    致力公益數十年,以小我成就大愛。作為公務員家庭,倪虹家庭胸懷大愛、心系公益事業,注重學習提升、尊老愛幼,從嚴治家、以情暖家,齊心營造向上、向善、向廉的家庭氛圍,把小家的幸福夢融入到了社會大家庭的幸福夢之中。[詳細]
    徐州市泉山區永安街道蘇園社區
    魏秀清家庭是徐州市泉山區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他們用大愛與擔當踐行并傳承著崇檢清廉、崇德向善、孝老愛親的良好家風。這個三口之家相濡以沫、互愛互信,在鄰居有困難時也會無私幫助、不求回報,一提到這個家庭,鄰里們都贊不絕口。[詳細]
    連云港市灌云縣伊山鎮城南社區
    王英全家5口人,公公張學生是有著四十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告誡兒子媳婦要牢記“忠厚傳家遠”。這個家庭在平凡的生活點滴中,不斷詮釋愛的真諦,愛是自已幸福也幸福著別人。[詳細]
    連云港市海州區洪門街道洪新社區
    孫遷英今年69歲,現在是連云港市海州區洪門街道辦事處的名學雷鋒志愿者負責人。聚合眾力熱心公益。她帶領志愿者長期開展每日一善捐款活動和其他社會公益活動,先后做好事共計5000余件。[詳細]
    連云港市連云區墟溝街道南巷社區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是李明家庭的家風。李明家庭獲得第三屆全國“書香之家”;2017年度江蘇省書香家庭、2017年度江蘇“最美家庭”;2017年度連云港市文明家庭。[詳細]
    連云港市開發區朝陽街道韓李村
    李傳愛家庭可謂是黨員之家,全家五口人有四口都是優秀黨員;他們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愛;李傳愛一家關心村民群眾的利益,熱心幫扶困難群眾。[詳細]
    連云港市東海縣牛山街道康園社區
    連云港市東海縣城市管理局市容大隊大隊長周斌,用生命的廣度讓“家”的含義更加深厚,他把“建設國家”和“守護小家”緊緊地結合在一起。[詳細]
    連云港市灌南縣百祿鎮周彭村
    周汝堯家庭三代人,受教育程度不同、專業和職業有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環保志愿者!自1996年春天開始,周汝堯作為一名環保志愿者致力于公益性環保事業。[詳細]

    主辦單位: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中國江蘇網(江蘇中江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蘇ICP備13001723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片|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vr在线观| 亚洲第一网站免费视频|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欧美成年黄网站色视频|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午夜影院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模大胆| 激情在线小说图片视频区|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87| 亚洲第一黄色网|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成人午夜短视频| 免费的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GOGO人体大胆全球少妇| 无限韩国视频免费播放| 午夜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区产品乱码芒果免费版|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字幕在线高清免费电影| 波多野结衣妻奴|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成人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小泽玛利亚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67194久久| 无翼少无翼恶女漫画全彩app |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 大女小娟二女小妍|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男人j进女人p一进一出视频| 国产精品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最新| 男女一边摸一边爽爽视频|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播|